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2>1</h2>
日本公使大鳥圭介同朝鮮政府代表關於政治改革的對話,因爲是在漢城南山的老人亭舉行的,所以得名“老人亭會談”。
實際上,這不是什麼“會談”,似乎應稱之爲“恫嚇”。
日本早就看準清政府必然拒絕,因此才提議由日、中兩國共同改革。堅持宗主權的清政府拒絕了日本的提議,日本便單方面向朝鮮政府提出,願意承擔朝鮮政治改革之責。
日本限定了時間,要不然,朝鮮政府肯定會採取拖延的辦法來對付。7月3日提出,要求在7月8日正午以前答覆。
朝鮮政府接到日本的動議後,首先通知駐在天津的督理徐相喬,用心不外是讓他向李鴻章報告,請他諒解朝鮮的苦衷。而且,這也就是一封求援的告急電報。
同時,朝鮮政府任命申正熙、金嘉鎮、曹寅承等人爲內政改革委員,同日本談判。
大鳥公使同朝鮮方面的內政改革委員的“對話”,就是所謂的“老人亭會談”。日本政府拋出五條二十七項的內政改革方案綱目,日期是7月10日。
日本已經不把駐在朝鮮的清政府代表袁世凱放在眼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