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俄皇亞歷山大三世臥牀不起,氣息奄奄。帝俄外交是宮廷外交,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一切活動都停頓了。
“不過,我國決不允許日本獨佔朝鮮,這一點,我敢保證!”喀西尼說。
至於賠償戰費,從當時的氣氛來看,在清政府內部是絕對通不過的。那麼,朝廷有無同日本長期打下去的意思呢?沒有,就連那個坐在最高權力寶座上的西太后也是個最討厭戰爭、盼望早日結束戰爭的人。
站在主戰派最前面的翁同龢,在陰曆九月十六日(陽曆10月14日)的日記中寫道,他一聽到英國公使歐格訥的提議,立刻參謁西太后。據說軍機大臣孫毓汶(兵部尚書)和徐用儀(吏部左侍郎)主張接受英國提案,否則陪都(奉天)難保,山陵(順治帝以前的帝陵均在奉天)難護。翁同龢和李鴻藻兩人則主張強硬對敵,奏請西太后用封賞激勵九連城將士,火速修復受傷軍艦,保衛渤海。日記的結尾寫道:
然天意(西太后的意思)已定,似不能回……憤慨而歸,求死不得。噫!
在翁同龢看來,西太后一心求和,主戰派的想法無望實現。
次日,日本政府任命內務大臣井上馨爲“特命全權公使”,駐在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