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封當了保長之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給手下這些人打造盔甲,鐵盔鐵甲想都不敢想,要知道一套朝廷禁軍制式的鎧甲徐需用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葉,重達四十八斤,要一個嫺熟工匠四個月才能製成,就憑十八里堡的人力物力,根本無法完成。
而製作皮甲就簡單多了,用熟牛皮製造便可,刮掉牛皮裏面無用的附着物,用木縋敲擊數百次,令皮革平整密實有韌性,然後疊加起來,就是製造皮甲的半成品了,用這些大片的皮革裁剪成合適的形狀,再用皮條編起來,就是一件皮甲。
西北之地,牛羊成羣,原料不成問題,能處理皮革的匠人也好找,按照元封的要求,所有的皮甲都要有七層疊加,按理說一般皮甲兩層就夠了,但是十三太保人數少,經不起傷亡,所以必須七札之甲,把防禦性能做到最好。
上次鄧子明幫忙從西域捎來二十把彎弓,都是突厥人使用的騎弓,比他們原先使用的中原弓要短一些,力量也更大一些,弓身沒有上弦的時候,反彎過去像個半圓,上弦的時候需要用全身力氣,極其費事,這也證明了弓的力量之大,就連力氣最大的趙定安也開不了幾次弓,不過箭都是好箭,一水的鵰翎。
年輕人爭強好勝,都去拿那突厥彎弓去練,反倒沒人去用中原長弓,但元封卻不以爲然,覺得硬弓沒什麼好的,若是集羣發射還能形成殺傷力,小股部隊使用的話,拉開之後不能久持,引滿即射,命中率不高,反倒不如軟弓長箭射的準。
元封他們出門這段時間,十八里堡和附近一個莊子因爲水源問題起了點小小的衝突,對方拉出來五六十號壯丁,拿着鐵鍁鋤頭和棍棒,氣勢洶洶的想打架,可是十八里堡這邊只出動了二十多個騎兵,雪亮的長刀和弓箭一亮相,對方就軟了,這件事情讓鎮民們再一次嚐到了擁有武力的甜頭,所以當有人提議招收保丁的時候,家家響應。
本朝的制度是十戶爲一保,十保爲一甲,每戶出一名壯丁,百人一隊,設一保長,每十甲爲一大保,設一保正,這些武裝壯丁相當於常設民團組織,負責地方安全,但並非官軍系統,官府不發兵器給養,一切開銷由當地百姓自行籌措,別說是蘆陽縣了,就是整個西北地區的保甲制度都已經荒廢了,現在重新拾起來,百十號人拿着長槍在堡子外面把隊伍一列,倒也威武雄壯,讓很多老人想起當初當兵時候的榮光,讓很多百姓感慨萬千,要是早點組織起來,又何必受馬賊這麼多年的欺負。
除了元封的十三太保之外,堡子裏又組織了八十個保丁,平時務農放牧,每十天訓練一次,相當於不脫產的士兵,他們的武裝就弱一些,只配備了樺木杆的長矛而已,主要的資源還是用在十三太保們身上。
十三太保只是個名稱,其實人數已經遠遠不止十三人,附近幾個莊子又陸續送了些少年來習武,元封的嫡系力量已經接近六十人了,負擔這支全天候訓練的小型騎兵部隊,已經遠遠超出十八里堡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