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慶安退下了,李隆基揹着手站在窗前凝視着天空,久久不語,吐蕃贊普在赤嶺下身死的消息讓他無比震驚,赤德祖贊,比他在位時間還要長的吐蕃王,娶了大唐的金城公主,信誓旦旦要維護唐蕃友好,可轉眼又兵刀相見,從他李隆基即位開始,他便和赤德祖贊爲對手,經歷了數十年的漫長拉鋸戰,政治上的爾虞我詐,開元十七年,唐軍奔襲石堡城得手,取得了戰略優勢,其後連戰連捷,逼得吐蕃不得不求和,開元二十一年,唐蕃在赤嶺下會盟,赤祖德贊在表文中說,‘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爲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發誓唐蕃永爲兄弟,永不再戰,可僅僅數年後,吐蕃人又以聲東擊西的策略,明打劍南,卻偷襲石堡城成功,將會盟表撕得粉碎,劍指河湟。
沒想到今天赤祖德贊居然會身死在石堡城之戰中,身死在赤嶺之下,這一刻,李隆基心中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暢快淋漓,又有一種對手身死的惆悵。
良久,他回到御座上,又取過哥舒翰的奏摺,翻到了他對李慶安評功的那一頁,‘安以三千安西隴右聯軍,拒敵八萬,董延光之過也,阻敵一日一夜,爲石堡城爭得時間,可謂功不可沒,然論其慘烈,未必有石堡城之萬骨枯死,偏功於後山,不能蓋石堡城之正面之功,故臣以隴右之戰大局評價,定其爲叄功。’
李隆基眉頭微微一皺,他這才發現哥舒翰沒有提到李慶安的殺敵人數,或許他也不知道,但連吐蕃贊普也身死戰場,那吐蕃軍的陣亡人數也肯定是難以估量,想到這,李隆基回頭問高力士道:“大將軍,你說朕該如何封賞李慶安?”
高力士對李隆基瞭解極深,知道他此時的心裏平衡已經到了最微妙的時刻,高力士便微微一笑道:“陛下,吐蕃贊普雖然身死,但老奴以爲這是唐蕃兩國間的大事,就算有確切證據,也不能拿出來給李慶安定功,否則會影響到唐蕃兩國以後的政局走向,至少陛下應該對此事保持沉默,然後可在私下重賞李慶安,以嘉其功。”
李隆基點了點頭,高力士說得很有道理,他笑笑又道:“吐蕃贊普身死,其國內必然大亂,如果朕沒有估計錯的話,吐蕃會很快便派人來求和。”
高力士一愣,“陛下的意思是,在吐蕃求和之前,拿下九曲和大非川?”
“大將軍說得沒錯,朕就是這個意思,着令哥舒翰開春後立刻對大非川用兵。”
高力士忽然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李隆基將正式批准哥舒翰的功表,承認李慶安的功勞爲第三,高力士連忙道:“陛下,老奴還有一言想勸陛下。”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