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旗下,一萬二千唐軍騎兵橫刀立馬,張弓搭箭,任北風拂過臉龐,他們目光冷冷地注視着前方,半個時辰後,浩浩蕩蕩的大食聯軍出現在草原的另一邊,他們也停住了戰馬,等待着進攻的命令,一場爭奪碎葉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唐軍擺下了騎兵式的鶴翼大陣,一百輛五連發的牀弩已經絞上弦,所用的箭都是長達兩尺的粗長箭,有效殺敵射程達五百步,而在牀弩的背後則是三千弩騎兵,使用角弓弩,這種弩屬於輕型弩,靠臂力拉弓上弦,有效殺傷射程約一百五十步,弩兵和牀弩便構成了遠近兩重打擊,在陣型中形成了鶴頭和鶴頸,在弩兵後面卻又是一百輛大號牀弩,牀弩上卻是三根長達五尺的短矛,已經用牛筋絞上弦。
在這一百輛牀弩後纔是六千長槍騎兵,這是唐軍主力,分爲三軍十二營,一手執盾,一手持矛,爲鶴身;在兩翼則爲混合式的槍弓騎兵,各一千五百人,遠射近攻,主要是射殺敵軍側翼。
而鶴尾又是一千弩騎兵,主要用於機動增援,這一次大戰,唐軍將他們強弓硬弩的優勢發揮地淋漓盡致,一萬六千騎兵,弓弩騎兵竟佔到一半,這也是北庭軍主帥善於用弓的緣故。
李慶安騎馬立在中軍大旗之下,他手握橫刀,注視着遠方的敵軍,耐心地等待着敵軍的衝鋒,在這場戰役中,已經沒有固定式的指揮塔,一切都在高速運動中進行指揮。
同時,在這場戰役中,李慶安並不打算使用火藥,他希望用血和刀來磨礪北庭軍的戰鬥力。
碎葉的天空烏雲密佈,朔風強勁地刮過兩軍之間寬約五里的草原,在草原的另一頭,大食軍也嚴陣以待,主帥朱迪爾格外自信,三千突騎施人的加入,使他們在兵力上超越了唐軍,他們雖然在裝備上弱於唐軍,但他們有高昂的士氣,有勇猛的戰士,有精良的戰馬,這些足以彌補武器裝備上的不足。
尤其是都摩支三千突騎施人的加入,更彷彿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針,這三千騎兵不是由牧民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而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當年突騎施人就憑他們銳利的攻擊,橫掃真珠河兩岸,將昭武軍隊打得丟盔卸甲,甚至幾次大敗大食軍,有這支騎兵參戰,朱迪爾獲勝的把握又增加了三分。
在數日前的一場和唐軍的較量中,朱迪爾也發現了唐軍的優勢,那就是弓箭厲害,爲此他特地部署了今天的戰役,無論是大食人還是突騎施人,都是靠強勁的衝擊力衝亂對方的陣腳,爲了不被唐軍遠距離的弓箭所傷,今天的第一波進攻,他便交給了石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