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能容天下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樣一個亂糟糟的天下,讓多爾袞大出意外,姚天王那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正好遠處發泄,那麼滿清開國正好是他治國理政的試驗田。
回京城後,他召見了多鐸、嶽樂、尼堪、博洛和勒克德渾等人,研究天下穩定之策。這些人都是馬上打天下的主,哪裏知道這治國之策啊,最後不得不徵求范文程和洪承疇的意見,這二人給出固民,復耕、墾荒、屯田、輕稅等政策,多爾袞審定後,印發各地實施。
一是固民爲本,令各州府縣清查耕種情況,但凡有主之土,無論原漢民之地還是勳貴們的圈佔之地,只要當季不耕種,那麼就由官府收,統一交戶部,重新分配,這項命令,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滿清勳貴們收起了提籠架鳥,惹事生非的行徑,到處搶人去耕種土地,實在不行,就得到鄰近家去借奴隸,也得將土地種上,要不然朝廷就收走了。
二是頒佈耕者有其田之令,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嚮明朝貴族們開刀,取消各地明藩王和勳貴佔有的土地,給予原種田之人,令其耕種,並且減輕了納糧,各地百姓大爲擁護。
三是開墾荒地,招民開荒作爲地方官考覈的重要依據,甚至對貧民開荒實行幫助,政府資助耕牛、種子。爲了保證墾荒的進行,對於墾荒有困難的農戶,由地方政府在耕牛、種子、口糧上給以資助。資助辦法是借貸,或春借秋還,或分期歸還,次年交完一半,三年照數完納。
四是襲用明代舊有民屯、軍屯之法,大力推行屯田,其實這樣的制度直到後世一直在用,比如陝西西安、鳳翔二府規定民屯,“每頃給牛具銀五兩,每畝谷種七合,計銀一分四厘。每頃人工四名,給銀八錢八分,均動支庫項。”
五是實行減免稅收的政策,既然東北消停了,蒙古也消停了,便取消了遼餉、剿餉、練餉等,加之清朝統治集團本來要數就不多,在明稅的基礎上,大幅度的刪減,幾乎減少了一半,百姓的負擔大大地減輕了。
五是放寬了手工業者的經營限制,對糧食、紡織、釀酒、農具、傢俱,運輸和印刷等行業鬆綁,允許擴大規模,允許多種經營,有利於手工業的發展。
六是一定程度上保護工商業,統一了度量衡,允許錢莊和典當行業的發展,鼓勵開礦,這個甚至比安民軍還要早。
總之,多爾袞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在整個中國封建王朝中,都是比較清明有見地的,華北地區、江南地區、西北地區的局勢漸漸穩定了下來,清朝統治區的耕地達到了3億畝,人口超過了千萬。京城周邊地區的土地終於算是種上了,雖然稍微晚一點,不過對收成影響不大。到了秋後,直隸倒是取得了大豐收,殘留下來的民衆生活水平在漸漸提升,北方地區清朝廷的統治還是趨向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