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異常繁瑣的系統工程,甚至想實現這一整體構想,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和時間,但朱由校願意投入和等待。
倘若連自己待的家,究竟是長什麼樣都沒有清晰認知,你想打掃,你想整理,那不是癡心妄想嗎?
甚至朱由校在想一個問題,要是萬曆47年的那一戰,在遼地出戰的明軍精銳,可以掌握參考價值極高的軍用輿圖,將遼左和建州三衛的地形走勢、城池分佈、軍事要隘、建虜分佈等都瞭然於心,那或許就能定下更好的軍事攻略。
可惜沒有如果。
朱由校謀定的軍事改革,並非是侷限於裁撤冗兵、整飭軍隊、招募新卒、研製火器等那樣簡單,大明軍隊想實現涅盤重生,就必須進行徹底的體系化改革,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的鬧劇。
軍隊指揮的支配權必須凝一,文官就去做文官該做的事情,既要把持着行政權,還要把控着支配權,那未免喫相太難看了。
五軍都督府的職權賦能,都司衛所的調整改革,軍隊建制的集約整改,軍工產業的整合發展,軍事人才的培養擢升,軍中私兵的裁撤扼制……這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才構成了完整的軍事改革。
不過想落實這些謀劃部署,沒有數載甚至更長的時間,根本就無法實現。
終究是牽扯到的層面很廣,涉及到的利益很多,一口是喫不成胖子的,文官羣體也好,武將勢力也罷,一旦觸碰到他們的核心利益,那必然不會坐以待斃,大明經受不起任何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