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言明的標準化、流水線這套理念很好,學生在初抵京城就一直拜讀,倘若可以將作坊式生產,逐步整改成流水線生產,的確能實現顯着的改變。”
宋應星走上前,朝朱由校作揖行禮道:“正如後湖公效仿魯密國火銃,經改良研製的魯密銃,重約七八斤,長約六七尺,銃口適宜發射三錢鉛彈,儘管魯密銃的射程和威力,都遠優於鳥銃、單眼銃、三眼銃等,可是魯密銃炸膛一事,依舊是較難解決的棘手問題。
在沒有奉詔進京前,學生不止一次想過這個問題,直到學生拜讀了陛下所擬章程,纔想明白其中根節所在。”
“能讓卿家有所啓發,朕很欣慰。”
朱由校微微一下道:“說起來,在我大明軍中有着各式的火銃火炮火器,品類是五花八門,朕覺得這非常不好。
軍隊列裝上述這些東西,是要保持在戰場上對敵火力壓制,以取得戰場勝利,但後勤保障的去繁就簡,也必須要考慮在內纔行。
打仗不是過家家。
一場戰爭從爆發到結束,期間不止會經歷一次戰鬥,這可能是多次,也可能是十餘次,那麼每次戰鬥投入的兵力不同,就會消耗不等的火銃火炮火器,特別是火藥、鉛彈、實心彈等消耗最明顯。
所以軍中列裝的這些東西,必須要走制式路線,確保成本能壓到最低,後勤保證能有效控制。
就像火銃就明確一到兩款主流火銃,火炮就明確幾類方向,或攻城,或野戰,或守城等,火器就明確便攜性、殺傷性強,只要能確保這些要素,朕就不相信大明軍隊到了戰場,連跟敵軍敢戰的膽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