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鐵爲矢: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鏃、木杆、羽毛製成,箭在遠距離飛行時,羽毛起平衡作用。而連弩的箭若採用通常製法,箭身羽毛部位與箭匣壁發生阻礙,使箭支無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發射位置。所以連弩的箭採用非常規制法,“以鐵爲矢”是科學合理的。連弩的箭採用鐵製就解決了三大問題:(1)由於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鐵製的箭,箭體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鐵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鐵箭就會被吸附在箭槽上,解決了連弩向上仰射時弩身傾角大於90度,箭匣裏的矢脫離箭槽倒向反方向,張弓向下俯射時箭支滑落的問題。(3)解決了連續供箭問題,連續供箭,連續發射得以完成。
*矢長八寸:當時孔明對矢的長度爲八寸是相當科學準確的。經制造實踐,箭桿超過八寸,箭匣增長,機關互動就不暢通,鐵矢超過八寸重量增加,會影響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於八寸,箭匣縮短,弩的弦臂張開間距小,發射力量就會減弱。所以“矢長八寸”是最佳尺寸。
全鐵的箭加裝羽毛困難,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人工製作難度大,不易大量製造使用。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使諸葛亮及其後人沒能解決“矢”存在的問題,導致連弩的實用性大大降低,加之損益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而被軍事部門冷落,直至消失。人們對它深奧玄妙的組合,神奇的功能、獨特的箭矢記載下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爲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損益連弩功能數據:
容箭量10支,矢長八寸(古尺),弩長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
射程:鐵矢50米(連弩射程依據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變),普矢(無羽箭《玉海》曰:矢謂之飛槍)120米,單發精確射擊30米全中靶,連發快射6秒鐘射完十箭。
古代的弓與弩(論及諸葛弩,即元戎弩)
論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來源,箭則是力量的載體,載體的性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