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230年】蜀後主建興八年
楊儀遷長史,加綏軍將軍。諸葛亮數次出軍,楊儀常爲其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假思慮,處事極捷。因此一應軍戎節度,皆由楊儀取辦。諸葛亮既深惜楊儀的才幹,而又倚用魏延之驍勇,常爲二人彼此不和一事感到可恨,亦不忍對二人之間有所偏廢。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性格矜高,當時軍中衆人皆避而下之。唯獨楊儀肯不假借於魏延,魏延因此忿怒,二人勢如水火。每次並坐爭論,魏延動或舉刃指向楊儀,楊儀則泣涕橫集。
【公元234年】蜀後主建興十二年書院
楊儀隨諸葛亮出屯谷口。同年秋,諸葛亮病困,密與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安排身後退軍節度之事,欲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肯從命,軍隊便先行自發。諸葛亮死後,楊儀等祕不發喪,令費禕往探魏延之意。魏延道:「丞相雖亡,我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都入葬,我自當率領諸軍擊賊,豈何以一人之死而廢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甚麼人,會被楊儀所部勒,爲其作斷後之將嗎!」費禕知其不妙,便訛道:「我當爲君回去勸解楊長史,長史是文吏,甚少管知軍事,他必不敢違命。」於是出門馳馬而去。魏延忽又覺後悔,欲截費禕,但已追之不及。魏延便遣人往窺楊儀等人如何行事,卻見他們要按照諸葛亮的安排,使各營相繼引軍而還。魏延大怒,率軍徑先南歸,燒絕閣道。楊儀、魏延二人,各自上表陳奏,互參對方爲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劉禪此事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蔣琬、董允皆保楊儀而疑魏延。楊儀等經槎山信道,晝夜兼行,繼魏延之後回軍。魏延先據南谷口,遣兵逆擊楊儀等人,楊儀便令何(王)平在前抵禦魏延。魏延士衆均知錯在魏延,不爲其所用命,盡皆散走。魏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走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得其首級,楊儀起自踏之,喝道:「庸奴!復能作惡否?」更夷其三族。
楊儀自以爲功勳至大,應當代諸葛亮秉持朝政,便喚都尉趙正以周易卜其事,誰知卦得家人(巽上離下,主平安無事),楊儀默然不悅。而諸葛亮平生密指,以楊儀其人性格狷狹,因此意在蔣琬,蔣琬遂爲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回都,拜爲中軍師,並無實際統領,但止從容無事而已。
初時,楊儀爲劉備尚書,蔣琬則爲尚書郎,後來雖同爲丞相參軍長史,然而楊儀每次從行,都負責處理軍中的勞事劇務,又自以年宦先於蔣琬,才能亦過於蔣琬,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當時人們畏其言語不節制,莫敢相從,惟有後軍師費禕前往加以慰省。楊儀常對費禕訴恨,前後云云數遍,又向費禕道:「往者丞相亡沒之際,我若舉軍以降魏,處世會當落得如此境地嗎!這實在令人追悔不可復及。」費禕乃密表其言於上。
【公元235年】蜀後主建興十三年
春正月,楊儀被廢爲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處,又上書誹謗,辭指激切,朝廷於下郡收押楊儀。結果楊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歷史評價:
陳壽:①楊儀以當官顯,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②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