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弘再次看見了鮮于輔。
鮮于輔帶着四百鐵騎飛速進入盧龍塞。李弘趕忙迎上去,喜笑顏開,遠遠的就叫喊道:“鮮于大人,你怎麼有時間到盧龍塞?”
鮮于輔比年前消瘦了許多,大概是最近一段時間太累了。他現在是幽州刺史府裏主要負責兵事的官員,如今幽州戰事頻起,處處告急,怎能叫他不憂心如焚。
鮮于輔飛身下馬,以下屬的身份給李弘行禮。
李弘現在是軍司馬,秩俸是一千石,(東漢時秩俸都摺合成穀物計算。一千石大約80斛谷。漢代一斛爲120斤,一斤約合現在的250克。)級別,秩俸和一個大縣的縣令是一樣的。漢代以“若干石”的俸祿額度來標誌官僚等級,是所謂“祿秩”,大約有十八個等級。
軍司馬在軍隊中至少可領兩曲八百人馬,是軍隊中的基層官員。雖然官不是很大,但就他的年紀來說,二十歲不到,在軍隊中有如此位置,已經是罕見了。如果不是盧龍塞保衛戰的光輝戰績,如果不是盧龍塞大戰後唯一倖存下來的軍官,這個軍司馬的位子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的。就以他的庶民身份來說,終其一生,做到軍候這個位置,每月拿六百石秩俸,已經是到頂了。
在漢代,開國君主劉邦是依靠因軍功而升遷的階層打下了天下,所以大漢國的軍功階層一直都是很有權勢地位的,直到東漢末年,士大夫階層逐漸崛起,門閥,宗族勢力開始膨脹,加上皇親國戚,官僚貴族的輪番掌權,造成了軍功階層的迅速沒落。
但現在李弘就不一樣了,軍司馬的官職已經使他脫離了庶民的身份,一躍而成爲一個小官僚了。在軍隊中,軍司馬可以獨自領兵出戰,積累戰功的機會多,接觸的上司都是軍政大官,只要努力,升遷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幽州刺史在東漢末年是個奇怪的職位。孝武帝時初置刺史十三人,秩俸是六百石。到了成帝時更爲牧,秩俸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又再次更名爲刺史,秩俸復爲六百石。但它的權力一直未變。每年州刺史大人都要在七八月間巡視所在州的各個郡國,考覈當地官員的政績,處理一些重大的訴訟案件,考察一些當地的名士人才,然後在下一年年初到京都上奏天子。刺史大人的奏摺,對當地大小官員的升遷任免,人才的選拔推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權力很大,但秩俸卻非常少。
因此跟在刺史後面的下屬自然秩俸就更少了。象鮮于輔,功曹從事,是刺史府的主要下屬官吏,到了縣裏,縣令都要親自出迎的,但秩俸卻只有可憐的三百石,僅僅相當於一個縣尉或者一個屯長的秩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