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85年10月。
涿郡是幽州第一大郡,人口有六七十萬,幾乎佔了整個幽州人口的一半。涿郡有七城,現在已失其三。北新城,故安城,范陽城均被黃巾佔據。
黃巾軍主力正在渡過巨馬水,一路殺向涿郡治所涿城。
張牛角是冀州蠡縣博陵人,本名叫張焉,字品樸。年輕時曾經販過私鹽,做過山賊,武功出衆,好抱打不平,爲人豪爽講義氣。因爲他販私鹽時總是帶着一個牛角號,一有情況就隨時用它通知自己的夥伴,所以大家都叫他張牛角,反而把他的本名忘了。他早年就參加了太平道,是教中三十六方大渠帥之一,也是太平道教主大賢良師張角的得意門徒。
張牛角去年隨張角在冀州起事,攻燒州郡,屢立大功。張角病死之後,黃巾軍主力由人公將軍張梁統率固守廣宗。十月下旬,皇甫嵩率軍偷襲黃巾大營,張梁陣亡,三萬多黃巾軍主力慘遭殺害,五萬多黃巾軍士兵至死不降投清河而死。張角被剖棺戮屍。張牛角率部突圍,逃亡太行山。
隨着皇甫嵩和他的部隊轉戰西涼之後,所有逃進太行山的黃巾軍餘部開始重新集結,實力越來越大。由於張牛角在黃巾軍中的威望無人可及,部隊的人數又最多,自然成爲首領。
張牛角在太行山的幾個月中,和部下們也對黃巾軍的失敗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大家認爲,黃巾軍起事之後,在各地大方渠帥的指揮下,各自爲戰,既不聯繫,也未能協調配合。另外黃巾軍部隊的人數雖然非常多,但絕大部分都是山野村夫,普通百姓,沒有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更缺乏戰鬥經驗,所以導致各地的黃巾軍陸續被官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了。更爲可氣的就是各地的門閥宗族和豪強們,他們利用門生故吏等各種關係,加上手裏有錢財,自己組織軍隊和黃巾軍處處爲敵,不但打擊和切斷了黃巾軍的補給,也阻斷了黃巾軍各支部隊之間的聯繫。這也是黃巾軍失敗的原因之一。
總結過後,張牛角和大家也商議了許多應對的辦法。比如在太行山上展開練兵,加強各支黃巾軍之間的聯繫。
張牛角和黃巾將領們都意識到,如果一味的攻城掠地,沒有穩固的地盤,黃巾軍很難生存下去。爲黃巾軍的未來尋找一塊生存之地,一直是張牛角考慮的首要問題。至於其他的什麼推翻劉氏天下,重建王朝,他都不是十分感興趣。去年的大失敗教訓太深刻了。自己沒有地盤,生存都有危機,還談什麼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