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牛角第二天率部離開了九里河。
他帶着部隊,押着糧草輜重,大搖大擺的向定興渡口而去。
李弘沒有追趕,也沒有打算圍攻定興渡口,而是命令部隊迅速趕到九里河戰場,掩埋戰友的遺骸。黃巾軍因爲仇恨,將官軍陣亡士兵的遺骸隨處丟棄。李弘和戰士們恨得直咬牙。
九里河一戰,鮮于輔和閻柔帶來的部隊損失慘重,鮮于銀和鐵鉞的燕趙曲也喪失殆盡,兩支部隊僅僅剩下了八百人。李弘按照老辦法,以步兵填補騎兵的損失,重整一萬鐵騎。
閻柔和鮮于銀的部隊雖然所剩無幾,但兩人都不願意隨鮮于輔返回涿城,他們都要跟着李弘一直打下去。從當前的形勢來看,不消滅黃巾軍,風雲鐵騎重返北疆的可能性也不大。
鮮于輔徵求李弘的意見。李弘喜出望外,求之不得。閻柔和鮮于銀都是難得的戰將,文武全才,他們能夠主動要求加入風雲鐵騎,對部隊的戰鬥力大有助益。
李弘隨即和鮮于輔商議,重新安排部隊的建制。
按照鮮于輔的說法,李弘以行厲鋒校尉一職帶軍一萬,依大漢軍律是不允許的。一萬人按照大漢國的軍律,已經有三軍了。帶三軍的人不是將軍,最少也應該是個中郎將或者太守,否則就與法不符。將來黃巾軍平定之後,一旦有人以此事爲藉口上書朝廷,彈劾李弘,天子一定會降罪。所以這件事必須立即請刺史楊湟大人上書,向朝廷奏明此事,徵得朝廷許可,以防將來惹來禍患。
李弘非常感激鮮于輔,連連道謝。這種事他一無所知,就是鮮于輔提醒了他,他也是稀裏糊塗的,更不要說去處理了。幸好他有鮮于輔這個朋友,什麼事都替他想周全了。
雖然李弘的資格不足以帶兵一萬,但現在幽州戰事頻繁,事急從權,一切以國家利益爲重,這部隊還是要統率的。幸好李弘有右北平郡太守,護烏丸校尉,幽州刺史的三重授權,勉勉強強也可以在名義上統率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