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在李承乾身上得到最佳的註釋,以至於後世帝王無不以他爲藍本來告誡自己的接班人。在雲燁看來李承乾後來倒行逆施有一大半應該歸罪於李二兩口子,嚴厲的皇族教育把本來就淡薄的親情消磨殆盡,一個人處在高牆大院不學習突厥人的自由暴虐纔是怪事。至於孌童,你不讓他正常接觸女子,只是一昧的壓制,少年人的逆反心理運作之下,這種噁心的事出現也就水到渠成了。
“哈哈,誰讓你是太子,我們哥兩就沒有這種苦惱,家裏好屋子我們住,好喫的我們喫,想上青樓就上青樓,想上美女就上美女,何其快哉。”雲燁沒心沒肺的向李承乾炫耀。
李承乾臉上苦澀的意味更加濃重,沒心沒肺的程處默都不忍再看。畢竟是太子,一個早熟的十二歲的少年,雖然心裏的抗拒意念越來越強烈,卻沒有表現出來淡淡的說一句:“沒關係,有一天我也會如此!”
這句話聽得雲燁心裏直髮涼,有一天,這一天是什麼時候?造反的時候?吾若爲帝,當肆吾欲,若有臣下諫,遂殺之,殺五百,豈不定?這句混賬透頂的話徹底葬送了他,也葬送了他的帝王美夢。古人就說了,堵不如疏啊!惡念如同洪水猛獸是堵不住的,連幾千年前的大禹都明白的道理,李二聰明一世怎麼就弄不明白?眼前的少年謙恭有禮,風度翩翩,言談舉止高貴大方,有誰知道心裏藏着一頭喫人的惡獸?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李承乾接着背:“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背誦完了,李承乾問雲燁:“燁子,你也認爲孟子的這些話是對的?”
不理會他眼裏的絕望:“當然是對的,非常適合對別人說,比如,我現在就可以對你說。”
他眼睛一亮,雲燁知道他聽明白了話的含義,只是以後李承乾嘴裏邊嚼着雞腿邊對別人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之類的話,雲燁打死也不承認是自己教會李承乾對別人說這句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