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弄明白了,雲燁一大早頂着黑眼圈跑司農寺,將作監,再抽調了軍器監的檔案三下互證之後總算弄明白了,這該死的唐朝對新技術發明者的獎勵最高就是他孃的十五貫。
武德四年,有匠者制渴烏,着金一萬。武德六年,驛者獻眉蘇(不知是什麼東西),上悅,着金一萬。武德六年,萬年令獻翻車,着賜羊兩頭,金一萬。在之後就是司農寺新寫的,貞觀三年,雲侯獻耬車,着金萬五。
怪不得皇甫無逸老傢伙要裝瘋賣傻跑雲府行騙,這年頭,你就是造出飛機,獎賞也就是十五貫。老傢伙沒胡說,他的確是被雲家的酒菜收買了,超規格的多給了五貫,看到這裏,心頭的怒火才平息下去。
站在將作監官衙門口,只看見衣衫襤褸的工匠從各個工坊裏進進出出,心頭生出一股酸意。在後世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而今日,他們不叫工人,叫“丁奴”叫“戶奴”叫“官奴”。每年他們需要無償工作二十幾天。怪不得自己在恪物院分發工資獎金的時候,屬下的小吏行爲如此的奇怪,再三問,是否給工匠發晌?自己當時正忙着整理資料,頭都沒回的說:“不是都在冊嗎?按表格發!”用人做工,給付工錢,自己當時看來是天經地義的,用得着考慮嗎?現在想起來,那些工匠見到自己就施禮,不是老子王八之氣亂振的緣故,而是感激我給他們發工錢。
“虧大了,虧大了。”正在自語耬車明珠暗投時,皇甫老頭從後面悄悄摸上來聽見了雲燁說的話。
“雲侯是出了名的家財萬貫,區區十五貫何足道哉?”
“別說十五貫,就是一萬五千貫也不會放在我的心上,剛纔翻看了歷年獎賞檔案,爲何最高才十五貫,老大人不要告訴我是官府沒錢,渴烏吸水,翻車灌溉,耬車種糧,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就獎賞十五貫,是否有些刻薄了?”
“雲侯少年心性自是勇猛精進,老夫已是風燭殘年翻不起那些大浪,陳年舊習那裏是一時半刻就能改得了的,老夫也曾上書,奈何連三省都通不過,遑論陛下。雲侯據實告訴老夫如果昨晚不是老夫,而是司農寺其他屬下那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冤枉老頭了,就說嘛,歷史上以清廉揚名的皇甫老頭不會那麼沒品。
“司農寺也就你老人家了,要是別人,昨晚腿會被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