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哥舒翰的大帳裏告辭出來,太陽已經西墜。被傍晚的寒風斜斜一吹,有股冰冷粘溼的感覺,立刻從後脊樑一直竄上了頭頂門。全溼透了!隔着厚厚的武將冬季常服,外人看不出端倪來。可高適自己心裏卻清清楚楚,自己穿在裏邊的中衣,如果找個僻靜之處擰乾的話,汗水肯定能擰滿一個小號洗臉盆。
面對哥舒翰這樣一個已手握生殺大權的封疆大吏,他無法不畏懼。然而內心深處卻又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使命感,令他努力地在對方面前挺直脊樑。
這種沒來由的使命感可謂荒謬至極。大唐朝廷什麼好處都沒給過他,而哥舒翰卻對他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後者的着力提拔,高適知道自己這輩子在仕途上已經沒有了任何光亮。一個五十多歲還在底層小吏位置上徘徊,既不能容於上司,又未能討好同僚的落魄文人,除了幾篇詩作還勉強能拿得出手之外,還會有什麼能被朝廷諸公發掘的呢?只有哥舒翰,以飛揚跋扈而聞名的哥舒翰,不嫌他年紀大,脾性高傲,將他攬入了幕下。無論是出於裝點門面的目的也好,還是想借助他手中的那支禿筆爲自家揚名也罷,畢竟給了他一個向上走的希望,還有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
憑藉這些,高適本來該不折不扣爲哥舒翰謀劃纔對。士爲知己者死,這是古來文人的處世信條。哥舒翰對他有知遇之恩,他當然要以性命相報。但是,在陽關城內得知王洵可能會遇到危險的一剎那,高適卻毅然將這些感激和信條拋在了腦後。
他要儘自己最大所能幫助這個年輕人,哪怕因此得罪了哥舒翰,再度丟官罷職也在所不惜。在做出這個決定之時,高適其實也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要這樣執拗。王洵跟他不過是幾頓飯的交情,連酒肉朋友都算不上。然而,他卻清楚地明白一件事,如果自己真的袖手旁觀的話,恐怕下半輩子在每個漫漫長夜裏都永遠難以安枕。
提前將王洵接進陽關城中,不給古力圖搶先下手的機會;借酒宴之機,指點對方前途埋藏着危險。聯絡有求於自己的樓蘭部落,命其保證輜重隊的安全……。能做的事情,憑着良心的指引,高適已經都做了。當收到樓蘭部送來的答覆之後,他立刻開始着手謀劃如何應對哥舒翰的憤怒。在堅守底限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護自己。這是幾年縣尉生涯,積累下來的一條寶貴經驗。事實上,這條人生經驗和其他一些做小吏時學會但並不熟練的與上司相處的竅門兒,再度幫助了他。面對哥舒翰狂風暴雨般的憤怒,高適始終強令自己保持了鎮定。已經年過半百的人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即便再往上爬,難道還指望着像姜子牙那樣八十拜相不成?失敗,最差的結果不過是繼續窮困潦倒下去,回到長安靠賣名氣和詩文爲生。而一旦經深思熟慮準備的應對之策能夠成功的話,高適相信,自己從今往後,在河西軍節度使帳下的待遇,絕對將是另外一番光景。
當一個人已經輸無可輸的時候,往往是贏的開始。因爲此刻他的心態最佳,無人能夠擊敗。今天,高適贏了。他先用自己不卑不亢的態度,成功遏制住了哥舒翰的怒火。然後又利用對方闖了禍卻不願意令事態失控的貪心,成功地將矛盾轉向了吐蕃。在有了共同的外部目標時,人們就會暫時放棄互相傾軋。這同樣也是三年小吏生涯,給他留下的人生財富之一。很顯然,哥舒翰、楊國忠和封常清這種位高權重的人臣之間,此規則也同樣適用。轉移矛盾的手段有些上不得檯面,甚至爲了達到目的,不惜扯出了什麼“山東將門”這類子虛烏有的謊言。當目標達成時,那種從心底湧起來的自豪感,卻絕對令人飄飄欲仙,腳步越來越輕鬆。
一邊大步前行,用心中的自豪來抵抗外邊的寒風。高適一邊繼續暗中盤算自己下一步的舉動。有了哥舒翰在上邊撐腰,陽關城的守軍便有可能過一個肥年。而在糧草輜重無缺的情況下,明年春天起,憑藉重新開啓的樓蘭古道,通關稅金也可能完成從完全乾涸到涓涓細流的轉變。如果哥舒翰的信任能持續不減,讓自己在陽關城都督的位置上再幹上三年的話,也許,陽關營將有機會成爲節度使帳下數一數二的強軍,至少在武器裝備和作戰經驗兩個方面,不會再遜色於其他同僚太多。(注1)
此乃高適認爲自己能給予哥舒翰最好回報。比幫着他拍楊國忠的馬屁要有價值得多。即便能跟楊國忠結爲一黨又能怎麼樣?對哥舒翰而言,不過是頭頂的官銜再加一級而已。他已經是開府儀同三司,節度使,輔國大將軍。無論實職和散職,都接近於人臣之頂。再多,增加的也只是虛名罷了。而手中有一支到數支百戰百勝的強軍,卻可以令其榮寵長盛不衰。甚至在告老還鄉,或者功成身退之後,還能有一批曾經的部將,協力維持其家族和後人的富貴榮華。
比起楊國忠的青睞,後者無異於更實惠得多,也更可靠得多。關鍵是,如何才能讓哥舒翰完全明白其中道理。大將軍與自己的出身、閱歷不一樣。高適清楚地明白,像哥舒翰這種父親做過安西鎮副大都護,母親曾經貴爲一國公主的天之驕子,不會像自己這種潦倒半生的下品小吏一樣凡事先求穩妥。他們習慣了那種飄忽雲端的感覺,亦總是想着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節度使、大將軍,然後是國公、然後是郡王,再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