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至清則無魚。他們肯盡心爲朕做事,朕也不能一點好處也不給他們留!”李隆基笑着將馬屁收下,繼續瀏覽一干年青才俊的名姓,“這個叫王洵的小傢伙,朕還有些印象。去年平定王氏兄弟之亂,好像他還立了大功吧。朕記得,曾經賜了他一個紫銅魚符帶!”
“的確是他。瞧末將這記性,陛下不提,末將差點給忘了!”儘管心裏一百二十個不情願,高力士見遮掩不過去,還是將王洵底細給背誦了出來。“他也是託了關係進白馬堡大營的。剛開始時表現也是平平。後來不知道爲什麼原因陰差陽錯,居然成了揭穿王氏兄弟謀反案的關鍵人物!”
“朕記得他!”李隆基對王洵的印象可不止這麼一點點兒。“前年在驪山行宮,他曾經帶着一夥人爲朕清理道路上積雪。幹活時很賣力氣!宋舍人他們幾個這事兒做得有失公允了!既然越級提拔,就要准許別人借風扯帆。怎麼能只顧照應自家兄弟,把別人直接漏在了外邊。讓安西將士看見了,豈不是要從此疏離他們的家人?”
“的確如此!”高力士心中暗暗叫苦,嘴巴上卻不得不附和李隆基的意見,“一碗水不端平,軍中想必也會有抱怨之聲。不過——”頓了頓,他笑着提醒,“王校尉是押送物資去的安西,並非主動請纓。想必楊相和宋舍人他們商議時,也有這層考慮吧!”
“嗯!”李隆基輕輕點頭。這也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但無論怎麼看,都掩飾不住宋昱等人以權謀私的痕跡。“朕記得,那姓王的小傢伙也是將門之後。元一,你可清楚他的族譜麼?”
“他是開國郡侯王相如之後。其祖當年與武氏一脈走得很近。但連續三代沒有出來做官,所以到了他這輩,按照制度,就只剩下了個子爵頭銜。”心知今天無法阻擋王洵的狗屎運,高力士只好將自己掌握的情況一一向皇帝稟明,同時念念不忘潑上些污水,“其在去年秋天前往安西,是爲封常清押送一批軍械。但到達之後,就留在了當地,再也沒回來覆命!”
注1:在古代,很多有些重要上諭的稿子由臣下代擬,叫做詔敕。皇帝如果覺得符合自己的心思,就用印後交給尚書省頒發。如果覺得不滿意,就駁回。然後由臣子修改再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