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我還是老老實實做我的校尉吧!”王洵一咧嘴,側身閃開了封常清的偷襲。
大唐軍制沿襲於隋,這麼多年來軍官名稱等級略有更改,但士兵的編制基本未變。通常每五人爲一夥,設一夥長。每五十人爲一隊,設一隊正。每百人則爲一旅,設一旅率。三旅合爲一團,由一名校尉統帶。(注1)
三百人規模雖然不大,卻已經是人憑藉嗓子可控制的最理想範圍。故而,臨陣之時,團便是最基礎的建制。全團士卒都追隨在校尉身側。唯其馬首是瞻。而校尉本人,則通過旗幟、號角,追隨中軍或者距離自己最近一名上司的指引,帶領麾下弟兄,攻向本軍旌旗所指。
校尉乃正六品武職,再往上,便是從五品都尉,別將。按照軍種差異,每名都尉下有三到六個團不等。而都尉再往上的郎將、中郎將、將軍,則領兵沒有固定數字。視任務情況,戰役規模,以及跟主帥關係的親疏遠近,統軍幾千乃至上萬。
王洵從京師出發時,軍職爲實授的昭武校尉。帶了一百名飛龍禁衛和三百多名民壯,勉強也算湊足了一個團的編制。雖然這支隊伍在路上屢經磨難,損失超過了總數的三分之二。但能倖存下來者,都已經成了難得的老兵。後來王洵一日之內連勝兩場,打得處木昆、塞火羅、烏爾其等部落心服口服,幾個埃斤爲了巴結他,又合夥贈了他一百部族武士做僕從。再加上臨別時老狐狸康忠信所贈樓蘭族護衛,不多不少,剛好又湊齊了三百人,恰恰是一名校尉該帶之數。
此番越級升遷爲中郎將,按常理,封常清至少應該劃撥三個團給王洵做嫡系部曲。好歹讓他湊夠個都尉的門面。只可惜整個安西軍如今滿打滿算才五萬來人,還要分散在方圓數千裏的廣袤大地上震懾西域諸族,所以根本無法滿足這種要求。不光是王洵一個人如此,放眼軍中,從封常清往下開始算,周嘯風、李元欽、段秀實、趙懷旭等人都面臨着同樣的困境。空有一顆金燦燦的將軍印,麾下嫡系部衆卻湊不齊定額的一半兒。倒是那些前來助戰的部族總管,動輒就能帶出上萬牧人。然而這些牧人們卻空長了一副好身板兒,臨陣變化、隊列配合方面幾乎是一張白紙。單打獨鬥,不弱於任何一名安西軍士卒。規模到達十人以上,便會被同等規模的安西軍逼得節節敗退。待到規模上到數百人,就要被一小隊安西軍揍得滿戈壁灘找牙了。若是不顧一切把他們硬塞進安西軍中濫竽充數的話,則眼前的仗根本不用打,主帥直接帶着大夥逃回長安算了!
是以,封常清乾脆糊塗賬糊塗算,當着大夥的面聲明沒有士卒給王洵手下撥。而王洵雖然是去年冬天纔到達軍中,由於先前通過周嘯風等人之口,對安西軍的窘迫情況已經有所瞭解,所以也就來了個順水推舟。一方面不讓對自己照顧有加的封常清難做,另外一方面也避免自己因爲稀裏糊塗連升三級,在同僚面前引起的尷尬。
正嘻嘻哈哈地笑鬧間,李元欽又從背後堵了上來,笑着向王洵建議道:“不如這樣,我治下的于闐城中,還有一些党項族獵戶,乾脆跟你做筆買賣好了!用你麾下的那些陌刀手,換我麾下的党項獵戶。一個換十個,或者哥哥我再喫點兒虧,二十也行。如此,你麾下弟兄至少能攢足兩千之數。也配得起你新得的這顆將軍大印了!”
“呸!想得美!”王洵一巴掌將李元欽拍開,笑着啐罵。“他們都是跟我一起在刀尖上打過滾的弟兄,甭說二十個獵戶,把你治下全城百姓都給我,也不能換!”
沒見到封常清之前,他本打算平安抵達疏勒後,就給麾下民壯們分了途中繳獲的財物,遣送衆人結伴返鄉。誰料封常清這裏是久旱盼甘霖,見了有人從中原來,無論老幼,便一個不想再放走。藉着酬謝大夥的功勞爲由,直接從疏勒城外的河畔撥了數百頃適合耕種的沃土,按人頭分給每名民壯五百畝。准許他們僱傭他人代耕,也准許他們世代相傳,只要疏勒城還在大唐手中一天,就永不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