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鄭言慶知道,這位先生姓李,名叫李基,是竇抗專門從幽州,請回來的一位先生。
竇抗,雖非家主,但卻是竇家如今最有權力的人物之一。
畢竟竇抗的父親竇榮定這一支,是皇親國戚出身,算起來,他還是楊堅的外甥呢。
李基帶着學子們,在學舍中堂,叩拜先賢,之後就開始正式授業。
他講的是《五蒼》,也是當時最爲普及的蒙學教材。這五蒼,和顏師古教授徐世績、鄭宏毅的《倉頡篇》大致相同。所謂五蒼,就是秦代李斯所做的《倉頡篇》,趙高所書的《爰歷篇》,以及胡毋敬所作《博學篇》爲基礎。有漢以來,這三篇文章合而爲一,通稱《倉頡篇》,並從秦小篆改成漢隸文,又名爲《三蒼書》。
魏晉時,增加了《訓纂篇》和《滂喜篇》,所以又改名爲《五蒼》。
這是隋朝時的啓蒙教材,與《千字文》一樣,都是四言韻文,每六十個字,爲一章。
以隸書爲主,一方面可以供孩童們臨摹學習,另一方面也易於誦讀。
李基在課堂上,誦讀文章,陰陽頓挫,韻律感極強。學子們在下面跟着一起念,雖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但卻能大致誦讀下來。原來,朗誦也是一門大學問。
李基的誦讀和後世那種詩歌朗誦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