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快到子時,屋外格外寂靜,鄭言慶跪坐在書案後,面前鋪着一張染黃紙,嘴裏咬着筆頭,呆呆的發愣。
大話已說出口了,但是當鄭言慶坐下來,準備寫三國的時候,卻發現腦袋瓜子裏一片空白。一下子,似乎什麼都想不起來了,他枯坐於案旁,久久也無法落筆。
這《三國》,又該怎麼寫呢?
沒錯,他的確是熟讀《演義》,其中許多經典的故事,都已經牢牢的刻印在腦海中。但一部三國演義,又豈是那麼容易抄寫的嗎?莫說各種故事的順序,就是那出場的人物,就足以讓人頭昏腦脹。真實的、編造的;出場的,隱藏於其中的……林林總總,一部三國演義,差不多有一千多個人物,鄭言慶怎能記得清楚?
還有,《三國》開篇,那一曲西江月,堪稱千古絕唱,是點睛之筆。
寫,還是不寫?
寫的話,詞這種文體,如今並不興盛,弄不好會被人詬病;不寫?那似乎又會少了許多韻味。
再加上三國演義中,那些文白參雜的對話,言慶也記不清楚。
一部三國,有歷史,有詩章,有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