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說起來,李基的確是一個好老師,做事很細微,也很用心。
每次給言慶講解三國,他都會事先做好講義。等講解完畢,則把講義送給鄭言慶,方便他回去以後,再仔細的揣摩。李基這種講學的態度,又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鄭言慶。在寫作的時候,他也會非常認真,時常會對某一個字,而反覆推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言慶所寫的三國演義,和羅版三國,已產生了區分。
故事還是那麼一個故事,但從文學價值上而言,鄭言慶相信,鄭版三國會超越羅版。
筆盒,是竇奉節送給他的。
裏面裝着七支上等的宣州紫毫,價格不菲。
中國的毛筆,以宣筆和湖筆最爲出名。宣州紫毫,就是宣筆。在元代以前,宣筆爲上上筆,一管上好的宣筆,價值百貫,一般人根本買不起。竇奉節送給言慶這七支筆,抵得上一個五口殷實之家,一年的收入總和。一開始,言慶覺得太貴重,不敢接受。但竇奉節不答應,一定要送給鄭言慶,言慶也只好收了下來。
竇奉節性子懦懦,但總體而言,是個不錯的傢伙。
他膽子小,甚至稱得上懦弱。但這樣的一個人,其實很敏感。言慶若是拒絕了,他會覺得言慶看不起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言慶收下了,他才笑逐顏開,重又高興起來。
其實,鄭言慶對這七管宣州紫毫,也是喜歡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