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輕輕點頭,“遼東乃我大漢疆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公孫氏竊據遼東多年,的確是時候將他收回。不過,不僅僅是遼東,還有玄菟郡,還有樂浪郡。那高句麗人,多年來屢次犯我疆土,孟彥絕不可對其心慈手軟。若有機會,不妨將之一舉滅亡。”
劉闖覺得,自己已經殺性很重,可聽了鄭玄的話,也不由得打了個寒蟬。
高句麗……
老先生這是要我,滅了高句麗國祚!
按道理說,鄭玄飽讀詩書,學問驚人,本應懷有平和心態。
就像後世影視小說中,動輒要以仁義待人,這似乎才符合一代大儒宗師的風範。
可是,劉闖忽視了一個問題。
漢代的儒學,和宋明,乃至清代的儒學截然不同。可以說,明清儒學,是一種被閹割了的儒學,滿口道德仁義,滿腹女盜男娼。漢代儒學,尚處於一個發展上升的階段。所以在這個時期的儒學,更講求海納百川,有容人之肚量。而且,漢代儒生,更不會持有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縱觀漢代所有的儒學名家,不僅是學識過人,更兼體格強壯。
騎射,是漢代儒生必修之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