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們在彷徨,在矛盾。一方面在文化上極端的高明,一方面在國力和軍事上,受到異族打壓。
苦悶與自豪交織一處,也就逐漸造成了程朱理學的興盛。
元以後,有明。
明代的儒者,同樣是一個矛盾體。
極端的狹隘和極端的自負,孕育出所謂的清流。
至於清儒,已經變得奴性,失去了最初儒文化的本質。
……
如果曹朋生於盛唐,他的言論會遭受鄙薄,甚至根本無人理睬;若生於宋,則會被人恥笑。如果是生在明,他會被冠以大不敬,敗類之名。因爲他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士大夫的權益。一個連字都不認識的人,也敢妄稱學問?那又置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儒於何處?
所以,他必須慶幸!
他生逢東漢末年,這個時局動盪,可學術氣氛又很開明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