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孔明,非彼孔明。
曹真所說的孔明先生,名叫胡昭,是潁川人。
三國時期,有兩個孔明。胡昭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於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比諸葛孔明整整大了二十歲。建安四年,諸葛亮或許還沒有獲得‘孔明’這個表字,正就讀於水鏡山莊,師從於司馬德操。而胡昭胡孔明,已名滿天下,是這個時期極有名的學者。
胡昭擅長書法,尤其在隸書方面,造詣極深。
蔡邕之後,以鍾繇胡昭二人書法最強,時人稱讚:鍾瘦胡肥。‘鍾瘦’,亦即鍾繇,‘胡肥’,就是胡昭。此二人一出世,一隱世,都師從於東漢末年書法大家劉德升,並與邯鄲淳、衛覬和韋誕齊名。同時,胡昭還擅長修史,對於其史學造詣,即便是正在幫助漢帝編撰《漢紀》的荀悅,也極爲推崇。曾上書漢帝,請求徵辟胡昭一同修史,但最終被胡昭推辭。
曹朋知道諸葛孔明,但真沒有聽說過胡孔明。
建安元年,曹操迎漢帝遷都許縣,發佈了‘唯纔是舉令’。求賢若渴的曹操知道胡昭大才,於是多次派人請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一直沒有同意。後來,胡昭迫於無奈,前來許都面見曹操。自陳胡某一介村野民夫,無軍國之用,只習慣躬耕樵讀,做官入仕,非其所能。
曹操心知其志不可違,只得感慨‘人各有志,出處異趣’,而後放胡昭回歸故里。
當時,曹朋剛剛重生於這個時代,尚困居於中陽鎮上,當然也不可能聽說過胡昭的名字。
等曹朋來到許都,胡昭已遷居陸渾山(河南嵩縣東北),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