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中金神,極爲佛門金剛,於是派遣使者蔡音、秦景等人前往西域求佛。此時的佛教,又稱浮屠教,早在西漢年間便流傳至中原,但是並不爲太多人接受。不過在西域,許多國家視佛教爲國教。
如烏孫、疏勒、龜茲,更是浮屠治國。
蔡、秦二人於月氏遇到天竺僧人迦什摩騰(一名攝摩騰)、竺法蘭。於是便邀請這兩人到洛陽宣講佛法。這也就是佛教史上,最爲著名的‘永平求法’的故事。不過那畢竟是佛教史上的記錄,誰也說不清楚究竟。反正是迦什摩騰和竺法蘭來了,並向劉莊宣講一次佛法之後,漢明帝便敕令仿造天竺寺院的式樣,在北邙山和雒水之間,選定一處地址修建寺院。
最初,白馬寺是以官署之名而存在,管轄所有至中原傳法的僧人。
若想要傳法,就必須持有白馬寺的度牒,否則便不受朝廷保護,甚至可能被官府視爲邪教。
白馬寺的主持,拜白馬寺卿,不在朝廷品秩之內,但每月會領取俸祿。
迦什摩騰和竺法蘭在白馬寺……最初是叫做金剛崖寺,定居之後,苦心編譯《四十二章經》,使之成爲流傳至國內的第一部翻譯成漢語的經文。《四十二章經》編譯完畢之後,漢明帝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有功的藉口,改金剛崖寺爲白馬寺。不過許多人仍習慣稱之爲金剛崖寺。
前世,曹朋也曾來過白馬寺。
但說實話,除了看到一堆人,就是掏錢上香,並沒有領悟到什麼高深佛法。
而在東漢末年,受戰亂影響,白馬寺早已不在朝廷治下,而成爲一座單獨的佛寺。信佛的人有,特別是在董卓遷都之後,許多洛陽人都開始信奉佛法,成爲佛門信徒,並供奉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