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結果郭嘉認爲太少了,同時手裏也確實沒有餘錢,便拒絕了。
現在看來,大大的失算……
原以爲百分之一的股份沒多少,可看白鹿紙坊晝夜不停的忙碌,就知道是何等的興旺。福紙樓的紙張,很少庫存超過一個月。但只是太學每天消耗的硬黃紙和素箋,數量就極爲驚人。
一刀素箋一百張,價值不過八十錢。
買的多,還有折扣。
原以爲賣不得什麼錢,可現在看來,那絕對是日進斗金。
福紙樓真正賺錢的,並不是鹿紋箋,冷金箋和魚子箋。真正賺錢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極爲便宜的染黃紙和素箋。其次,是那些彩箋,爲許多士子所鍾愛。東漢末年,雖說混亂不堪,但也是一個個性張揚的年代。所謂的魏晉風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東漢末年的士人。
用一種獨特的顏色,來代表自家的個性,當然不會有人拒絕。
比如那建安七子……對了,現在還沒有這麼個名頭,就暫且以建安七子來稱呼吧。建安七子當中的王粲,好用青箋。於是,他專門派人到福紙樓,花費重金,表示要單獨製作彩箋。
王粲的彩箋,採用牡丹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