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來投奔了劉備,又從劉備的口中,零零碎碎的聽說了不少曹朋的事情。
諸葛亮這纔算對曹朋,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從內心而言,諸葛亮並不把曹朋看在眼中。在他眼裏,曹朋徒有虛名,不過是運氣好一些罷了。以曹朋的出身,註定他不可能有太大成就。哪怕他後來歸附曹氏,成爲曹氏族人。諸葛亮依舊不屑一顧。曹朋那個‘曹氏族人’的身份,着實不靠譜,未嘗不是曹操拉攏人的手段。
諸葛亮,出身琅琊豪門,累世官宦,有着尋常人所沒有的傲氣。
歷史上說他耕讀南陽,居住茅屋。可這並不是說,諸葛亮的家境有多麼貧寒。事實上,他家境並不算太差,至少也是個中上的家境。所謂耕讀南陽,在東漢末年,是一種風尚。不止是諸葛亮耕讀,當時很多文人雅士,都有耕讀的習慣。就好像後世在城市裏過的累了,於是嚮往田園生活,跑去農家樂的性質差不多。至於居住茅屋,同樣也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手段。
不過,自從歸附劉備之後,諸葛亮並未大權獨攬。
蓋因他過於年輕,也沒有經過劉備三顧茅廬。而劉備的手下,還有荀諶這麼一個謀士的存在。
勿論是從名望,身份,地位,還是出身,諸葛亮與潁川大族荀氏出身的荀諶相比,終究差距甚多。
“兄長何必擔心,想那小賊有何本事?不過是靠着小手段,騙取今日之聲名。
小弟不才,願領一部兵馬,殺奔舞陰,將那小賊項上人頭取來,爲兄長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