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宛,屈草自覆也。
其含義有二:其一是芳草蓋地;其二則是四方高而中央下。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宛城的地勢地貌,也恰好符合了宛城的特徵。其三面環山,東西北有山巒起伏,南面育水(今白河)流經,土地肥沃。作爲南陽郡郡治所在,同時又是東漢的陪都,宛城的城牆高而堅厚,八丈高的城牆,隨着歲月的流逝,幾經修繕,透出雄渾之氣。
這座城市,也曾歷經戰火。
當年黃巾之亂時,南部大帥張曼成調集百萬大軍圍攻宛城而不得,卻也將這座古老城池,破壞的千瘡百孔。後來,歷經歷任太守動工修繕,而今的宛城城牆,比之當年更見雄渾……
這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建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入夜,一支人馬悄然來到宛城城下。
看兵卒衣甲,似是一支潰軍,人數大約有六七百人的模樣……爲首的一員將領,渾身浴血,騎在馬上搖搖晃晃,似身受重傷。當這支人馬出現在官道盡頭的時候,立刻引起了宛城守軍的關注。有人立刻呈報宛城令麋芳,麋芳聽聞消息,則戴上親隨,匆忙間登上了城牆。
“爾等,何方軍馬?”
“麋縣令,我等是往南就聚增援兵馬,不想在途中遭遇曹軍伏擊,損兵折將,只得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