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登封往北,再到偃師往西,便是前往東都洛陽的通衢大道。這條官道歷經秦漢魏晉隋唐歷代,一直都勤加整修,再加上唐高宗和武后都曾先後封禪嵩山,因而路途平坦車馬暢通無阻,最適合出行。
這天晚上在偃師旅舍休息,店主因家中妻子喜得麟兒,極其高興地請了上下住客一頓酒,杜士儀對那濁酒興致不高,盧鴻年紀大了,也不過淺嘗輒止而已,可不少個性豪爽的客人卻是痛喝一氣。一晚上十幾個客人喝了五六斗酒,酒酣之際,一個個半醉男人彼此相攜載歌載舞,半醉的盧望之硬按着杜士儀彈了一曲他如今已經練得極其純熟的《樂遊原》作爲伴奏,那熱鬧的場面一時蔚爲壯觀。
儘管只是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但無論盧鴻還是杜士儀盧望之,經過這一夜,心情都爲之改觀。
次日一大清早,他們便啓程出發,從偃師到洛陽不到八十里,一行人一大早上路,直到將近傍晚時分,方纔遙見洛陽城。儘管記憶中對洛陽是如何一座雄城依稀有些印象,甚至還記得洛陽牆高九仭,隍深五丈,可畢竟和此刻這番目睹有些差別。當官道盡頭那座城池由遠及近,幾乎完全佔據了整個眼簾,繼而更隨着越行越近,最終抵達建春門的時候,他抬頭看着那綿延看不見邊際,高聳威嚴的洛陽外郭城,終於忍不住爲之嘆服。
這便是和長安齊名的東都洛陽!
建春門有左中右三門道,每門道約摸二丈許,全都是青石鋪地。一行人不過在高大的建春門門樓下稍一停頓,立時便有兩個軍士迎了上來。掃了一眼那當先的牛車,其中一個較爲老成的軍士制止了要上前盤查的同伴,客客氣氣的開口問道:“車中是永豐坊崔氏家人?”
杜士儀少不得徐徐策馬上前說道:“我等從登封來,牛車是永豐坊崔十一郎出借。”
剛剛看到車廂上頭的崔氏表記,此刻卻得知不是崔氏的人,那軍士眉頭微微一皺,這才正色問道:“那可有公驗路證,或是州給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