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哦?”姜度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恰逢那邊曲調已經由最初的歡快而轉至低沉,他凝神細聽了片刻,繼而便收回了打量這出言提醒自己的人的目光,漫不經心地說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彈出來的曲子有些山野逸氣。果然是新曲,而且這格調更是和別的曲子不同,豎抱琵琶手撥絃,分明是傳承自裴神符的舊技,很難得。”
隨着他這評判的話出口,那邊一曲已是到了高潮,一時間,四座竊竊私語的聲音也都少了。緊挨姜度身後的柳惜明憤恨地咬了咬牙,這才低聲說道:“今日畢國公夜宴,特邀盧公,卻只他來,若他無有一兩手本事,畢國公這一關如何過得了?”
“嗯,也是。對了,聽說你也去過嵩山求學,對那位當世隱者可有什麼見解?”姜度隨口問了兩句,聽到柳惜明在耳畔事無鉅細一一相告,他不禁眼眸閃動,臉上露出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玩味微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剛剛那低沉的曲調再轉悠揚,等到徐徐音止時,也不知道是席上誰人高聲叫好,一時間四座彩聲四起。
這時候,杜士儀方纔施施然站起身來,團團一禮便神情自若地說道:“某今從學於嵩山懸練峯盧公。這琵琶乃是奉盧公之命,由三師兄裴寧教授。某學琵琶不過年許,音律之道亦談不上精通,此曲自成曲之後,卻尚未習練純熟,本不入方家之耳,今日勉力彈奏,謹以此拋磚引玉。”
聞聽此言,左下首一席中,卻有一個十七八歲的白衣年輕人長身而立,因笑道:“杜郎君只一年許便能將琵琶練得如此地步,着實讓人心折。且觀杜郎君適才豎抱琵琶手撥絃,與坊間傳承大有不同,不知師承何人?且此曲先爲愉悅,再有激烈,後爲哀婉,扣人心絃,最後卻是再轉悠揚,確是從未聞聽的新曲。某太原王十三,便越俎代庖一回,代主客相詢曲名,還請杜郎君不吝賜教。”
“此曲脫胎於已故梁使君《十道四蕃志》中一則軼事,因名《化蝶》。”
“果然是裴家琵琶!”那自稱王十三的白衣年輕人將掌一合,卻是喜動顏色,“怪不得杜郎君手法與某平日所見所習均不相同!若杜郎君不介意,他日某登岐王第之時,亦想一奏此曲,不知意下何如?”
對方不是求取曲譜,卻打算異日在王公貴第演奏這首決計稱不上短的曲子,這顯然表示一遍聽完便已經完全記下了曲譜,杜士儀頓時爲之大訝。不過此地明顯不是震驚的地方,他少不得笑着說道:“若能由王兄妙手將此曲傳遍天下,如此幸事,杜十九怎敢拒絕?只是,既有新曲,某自不量力求情,還請竇公寬宥那幾個樂師。想來他們也不過是因爲沒有預備,倘若竇公有命,他們必然會竭盡全力,不數日之內奉上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