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到錢,那道童瞥了一眼老道背上的布包,大笑道:“我倒從沒見過象你這樣拿錢的,你就不能去兌成銀子嗎?這十貫錢少說也有五、六十斤重,看把你壓的,還是我替你拿吧!”
老道見道童的狼爪高高向自己背上抓來,嚇得他倒退兩步,失去了平衡,‘撲通!’一屁股坐在地上,急道:“你且背好自己的行李,那裏面可有我們喫飯的傢伙,這錢,我自己背得動!”
他費勁地爬起,拍拍身上的塵土,尋思道:“是有些太重了,下山後先尋一個櫃坊存下。”又抬頭看看天色,見西天飄來幾塊暗雲,他急嚷道:“天已經不早,你快看看附近有無下山之路,莫要再露宿野外了。”
道童醒悟,肚子咕嚕一陣響,卻是餓了,忙打手簾四處張望,突然他啞然失笑道:“我腳下可不就是下山的路麼?”
老道大喜,先搶路而去,道童跳下石來,行囊裏又掉出把古銅劍,也顧不得放回原處,一把抓在手上,緊趕幾步向老道追去,兩人大呼小叫,漸漸地聲息遠去。
這道童叫李清,本是江南一小鎮財政所的會計,國慶和同事來四川青城山旅遊,貪戀絕頂風光,失足掉下山來,醒來時竟已來到了唐朝,被這孔方道人所救,接好了脫臼之骨。既受了人家的恩惠,自然得圖報,又想到自己無處喫飯,便答應做他一年徒弟,替他打打下手,這幾個月過去,李清也漸漸適應了時差,自然而然將自己當作了李隆基治下一芥草民。
說是道士,其實不過是裝神弄鬼,哄些愚民蠢婦,騙幾個錢米度日,這種把戲,李清的時代遍地都是,和老道配合幾次,倒也得心應手,竟被他悟出些新意來,前兩日在新政縣騙了一大戶,哄得老太太十貫棺材本,怕人家識破報官,只尋些荒野山路逃命,二人竟跑到這金城山來。
山下便是儀隴縣,全縣人口不到五千戶,以張、王兩姓爲大,其中張姓中又以縣南的張百齡府最爲有名,原因倒不是他家最富,而是其妻爲新政縣望族鮮于世家之女,族長鮮于士簡有兩子,皆在外爲官,有了這個靠山,這張府自然便成了儀隴縣的官紳集散之地。
張百齡懼內,也造成他家人丁不旺,膝下只有一子,名喚張仇,少時鬥雞走馬,長大後又迷戀上青樓,平日裏眠花宿柳,在這儀隴縣也頗有幾分風流名氣。
可這兩天,張府卻亂成一團,少爺張仇突然變得癡呆流涎,一臉瘋相,摟着母親叫娘子,扯着父親喚小廝,張員外急請來名醫診治,把了半天脈搏,結論竟然是:中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