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忠嗣,大唐名將,原名訓,其父王海賓戰死沙場後,李隆基賜其名爲忠嗣,收養在宮中,開元十八年,年僅十八歲的王忠嗣率三百騎兵在玉樹奇襲吐蕃贊普,殺敵數千,贊普倉皇而逃;
開元二十六年王忠嗣在鹽泉城以弱擊強,大敗吐蕃軍,吐蕃全軍覆沒,橫屍遍野,洮水爲之不流。
同年,王忠嗣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與奚、契聯軍在桑乾河進行會戰,三戰三捷,打的奚、契聯軍全軍覆沒,從此契丹三十六部盡數投唐,幾十年不敢作亂,王忠嗣率軍威行漠北。此戰後,大唐北部平靖,三年後,李隆基遂改國號爲天寶。
和所有的戍邊大將一樣,他在長安城也有一宅,其妻兒留在長安爲質,他在回京已有半月,行武多年,生活忽然變得悠閒,身體裏積下的病症也一下子迸發出來,他病倒了,回來十五天,在牀上倒躺了十天。
他是舊年的最後一天來京,至今已有整整半月,他並非聾啞,長安滿街坊都在流傳太子將廢的消息,他怎麼會不知道,爲此他也焦慮彷徨,他自小在宮中長大,與太子李亨關係最好,每次來京皆要去參拜太子,以至於朝野皆傳他與皇甫惟明是太子的左右兩翼,但他與太子本人卻知道,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私交雖好,卻不能因此廢國事。
王忠嗣生性耿直,平生之志只願爲國戍邊,吐蕃未滅、回鶻崛起,他沒有那個心神去空耗權位,不想參與到黨爭中去,是以初三、初四李亨兩次召他私下相見,都被他以生病而推脫。
這一日是正月十三,下午,他披了一件厚裳,坐在後園的角亭裏看書,忽然有下人稟報,刑部尚書韋堅來訪,王忠嗣微微一怔,立刻便明白過來,看來太子還是不死心,竟讓韋堅上門來勸,太子想找他做什麼,他心裏很清楚,但兵乃國家之器,怎能妄動?
“請他到書房見!”
但下人走了沒兩步,王忠嗣又叫住了他,“不!就請韋尚書到這裏來。”
不一會兒,便聽見了輕微的腳步聲,人影轉動,韋堅身形從假山石後顯出,他老遠看見王忠嗣,便呵呵大笑道:“王大將軍好會待客,堂堂尚書來訪,竟不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