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仲春四月,天寶五年的省試即將來臨,省試,即尚書省一年一度的科舉之試,這是大唐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朝爲讀書郎、暮登天子堂’,每年數萬名士子從全國各地趕來,他們渴望能一舉躍過龍門,踏上官階,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胸中抱負。
唐朝的科舉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但並不是考上功名便能做官,只是獲得做官的資格,然後需要吏部的考評,從人品、相貌、出身甚至派系,各個方面進行考覈,待有實缺時方可授官。
但今年的科舉卻異常火熱,許多原本定在明後兩年再進京趕考的舉人也紛紛改變主意,擠上了天寶五年這條船,原因只有一個,鹽鐵監成立、官坊開始籌建,調走了大量中下級官員,使得朝中空缺之職頗多,這樣考上功名授官的幾率便大增。
各地進京士子大多住在平康坊一帶,一是這裏緊鄰東市和春明大街,館肆衆多、商業繁榮,二是這裏又是青樓妓院的密集地,更令士子們所向往,日日笙歌、夜夜風流,說不盡的開元天寶舊事。
這一日黃昏,太白樓三樓的晴日軒中,幾個詩中老友在此聚會,以賀高適任左藏丞一職,雖只是從八品小官,但卻掌管朝廷金庫,頗有實權,這是李清在組建官營櫃坊後,將左藏從太府寺剝離出來,推薦自己的幕僚高適爲官掌管金庫。
“達夫鑽營多年,今日終告成功,可喜可賀,來!我先敬達夫一杯!”說話的是王昌齡,他前日剛從沙州來京辦事,正逢高適當官,在西域呆了近一年,風沙將他滿臉的皺紋吹得更加深刻,皮膚也愈加黝黑,但精神抖擻,看得出他的官當得痛快,目前的沙州刺史及沙州都督都由王忠嗣代領,但王忠嗣只是掛名,豆盧軍軍務由李嗣業掌管,而沙州的政務則由沙州錄事參軍王昌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