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話音剛落,第五琦便站起來道:“在下反對李照繼位!”
一語驚四座,房琯與裴冕面面相視,又要嗣寧王系即位,卻又不讓其嫡長子登基,真不知李清到底是何意思了,但崔渙卻立刻反應過來,立嗣寧王系不假,只不過李清想立的是出生不足半歲的嫡孫李逸,立一個不足半歲的嬰兒爲帝,這天下大權還不就掌握在他李清的手上嗎?
崔渙狠不得給自己一個大耳光,連這一點都想不到,真是枉做了這麼多年的官,情急之下,他不等第五琦說理由,便迫不急待站起來道:“我也反對李照繼位!李照雖寬厚賢良,但能力卻平平,做守成之君尚可,但剛纔相國也說,我大唐由亂入治,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帶領臣民重新開元盛世,在下建議立與太子適一輩之人爲新君,嗣寧王嫡孫李逸最爲合適,他……”
說到‘他’字,崔渙突然說不下去了,他邀功心切,有些話沒想清楚便脫口而出,到最後才發現不能自圓其說,一個不足半歲的嬰兒,哪有什麼強有力,說李清還差不多。
崔渙十分尷尬,不過他這些話倒從反面提醒了在座的大臣嗎?大家都漸漸明白過來,以幼兒爲帝,可實掌天下大權數十年,又不揹負篡逆的罪名,恐怕李清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房琯立刻站起來呵呵笑道:“其實崔尚書的意思是說李逸年少,正好由右相悉心教育,數十年後便可秉承右相的國策,將我大唐的強盛持續下去,各位說可對?”
話說到這份上,再沒有討論下去的意義,這裏的每個人都是官場中打了幾十年滾的人,他們都知道有的事須堅決反對,而有的事卻不必較真,象立李逸爲帝就屬於後者,假如他們較真不肯,那李清立個白癡皇帝不也是一樣嗎?只恐怕到那時李清就不會放過他們失職之責了,更何況七人內閣之中,李清的鐵桿心腹就有三人,連同他本人已經佔去一半,所以,就連顏真卿這樣剛直的人最後都保持了沉默。
見衆人的意見都漸漸統一,李清便站起來直言不諱道:“本相的意思也是立嗣寧王嫡孫李逸,但並不全是爲了我自己,我大唐立國百年來,皆是以相權平衡君權,故代代名相輩出,但天寶以後相權逐漸沒落、君權獨大,使先皇帝不知天下疾苦,更不曉形勢危急,塞閉視聽,讓安祿山之流能竊河北十數年,最終爆發叛亂,所以本相打算重新恢復唐初君相分權的制度,諸君,皇帝年幼,正是我等一展身手的時候,大家何樂而不爲?”
李清見衆人都低頭沉思不語,便斷然道:“既然如此,我們內閣一致擁戴寧王嫡重孫爲新帝,明日詔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