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大明律》才作準!”陳德業抗聲道。
“蠢材,我大明朝講得是德主刑輔。”於老爺子不屑的哼一聲,朝魏知縣抱拳道:“還請老父母以本縣風氣爲重,禮教大防爲要,慎重判決此案。”
“唔……”魏知縣點點頭,默然不語。他雖然是聖人門徒,但終歸是個有血有肉的年輕人,從感情上自然同情陳德業和柳氏,對於家擺出一副衛道嘴臉、實則只爲一己之私也深感厭惡。
但是縣令極其重要的一項職責,便是掌導風俗、教化百姓。什麼是風序良俗?去縣衙外面旌善亭上,看看那些孝子賢孫、貞女節婦之事就知道了。國朝以忠孝治天下,忠孝的具體化就是三綱五常,綱常關乎道統,更重於律法,這是每個知縣都知道的。
魏知縣之前也認爲維護綱常天經地義,可真遇到事兒上他才明白,衛道士其實就是劊子手……看着大腹便便的柳氏,讓他如何狠下心去,將其腹中孩兒定爲野種?那會扼殺一條小生命啊!
況且,陳德業也不是毫無依憑,他手裏有婚書,還有《大明律》撐腰,自己若是判他妻離子散的話,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旦鬧將起來,不給是分巡道找機會整治自個麼?
是循法還是從俗,魏知縣發現自己真是左右爲難。沉吟良久,方對那於老爺子道:“老封君,此事鬧大了,對誰都不好。不如讓下官調解一番,化而了之吧。”
“大人好意老朽心領了。”於老爺子正色道:“但我於家三輩無犯法之男,五世無再婚之女,絕不能破這個例!”
“柳氏如今已是身懷六甲,”魏知縣又勸道:“如果生在於家,想必貴家不會舒服,孩子也沒法堂堂正正做人,何如高抬貴手,放他倆一馬。那樣,誰不說於家宅心仁厚、寬宏大量,老封君您說是吧?”
魏知縣這話,可以說給足了於家面子,誰知於老爺子並不領情,仍苦着臉道:“按說老父母開口相求,老朽不得不從。但我可以不顧於家的顏面,卻不能有違綱常。國朝以禮教治天下,我於家深受皇恩,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