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虞知府則從另一個角度質疑道:“這法子是否行得通,先放在一邊。單說安置災民還要收房租,難免爲士林詬病。”
“府臺容稟,房租是直接交給房東的,縣裏一文錢都不過手。”魏知縣辯解道:“包括以工代賑,都是爲了給富陽百姓個交代。再說讓災民自食其力,也省得他們無事生非。”
虞知府這纔不再說什麼。
不誇張的說,一衆上司都對他的賑災新法不以爲然,只是時間緊迫,已經來不及修改,才勉強同意他嘗試一下的。魏知縣的壓力之重可想而知,王賢的壓力之重,亦可想而知……
爲了開個好頭,魏知縣親自帶人上船,向災民展示誠意、宣佈政策,來一艘船說一遍,不打一點折扣。王賢則帶手下在碼頭一絲不苟的登記災民,分配住處。沒白沒黑忙了三天,才接收完三萬災民。
但三萬災民無法一刀切,其中兩萬七千多人順利完成登記,領到口糧分到住處,剩下近三千人……主要是在海嘯中失去親人的孤老傷病。這些人沒有勞動能力,又沒人願意接收,必須要另加對待,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這就要指望本縣生老病死四大官辦慈善機構了。
孤兒孤女由慈幼局收養,孤老殘疾由養濟院收養,需要治病療傷的,歸安濟坊收治,實在治不了的,由漏澤園負責下葬……
這四大慈善機構由官府所辦,委任素有名望、亦有愛心者爲負責人。縣裏每年撥給經費,鄉宦士紳們也會捐給善田,以維持這一恤幼養老、生養死葬的體系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