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太行八陘,乃是億萬年來由山西境內的河流,衝擊太行而出的八條東西向橫谷,歷來就是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號稱太行八陘。其中第七陘是便蒲陰陘,陘上有紫荊關,其地峯巒峭峙,仄陘內通,是山西大同通往直隸的軍事要隘。
另外,第八陘爲軍都陘,陘上便是居庸關。
蒲陰陘作爲大同通往直隸的咽喉要道,自然是大同鎮駐防的重中之重,在蒲陰陘上,遍佈敵樓、烽火臺,一有風吹草動,常駐蔚縣和淶源的兩衛兵馬,便會以最快的速度殺到。
而蒲陰陘上的防禦重點,自然還是在紫荊關上,紫荊關位於紫荊嶺,扼於蒲陰陘之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而且與居庸關類似,也有長城和五座城堡組成了紫荊關防線。
正常來講,率軍攻擊紫荊關的難度,雖然比打居庸關小,但也小不到哪去。然而,雄關再險,體系再完善,制度再健全,也得靠人來執行。王賢之所以敢冒奇險,率兩萬人突襲紫荊關,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的最高指揮官乃是大同鎮總兵、定國公徐景昌。
對大明僅存的這幾位公爺,王賢自然瞭若指掌,英國公張輔能征善戰、治軍嚴謹,能力直追靖難名將。成國公朱勇勇略不足,就算不上合格的將領了,但至少還能帶帶兵、打打仗。至於這位定國公爺,就完全是個酒色財氣樣樣精通、膽魄謀略半點全無的廢物點心了。
由於名將凋零,大明朝能帶兵打仗的勳貴已經不多了,完全值得信任的更是寥寥無幾,朱瞻基只好點了自己這位表叔的將,讓他到大同坐鎮。要是由着性子,徐景昌肯定不願離開京城的安樂窩,但他要是不接這個差事,就別想恢復爵位,只好滿腹的不情願到了大同。
徐景昌與朱勇和王通是同時上任的,無論如何,後兩者都盡心竭力的修繕防線、調兵遣將,防備王賢的到來。然而,這廝上任之後,卻把精力全都用在重修自己的官邸,調兵遣將,將自己京城公爵府中的器用陳設、歌姬侍女運送到大同來。他甚至動用驛傳系統,爲自己運送每日的喫喝用度,頗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古人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