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眉山蘇家,據說是唐朝時眉州刺史蘇味道之後,但當時只有士族纔有族譜……程家爲什麼稱‘江卿’,就是因爲人家有家譜……蘇家沒有族譜,所以沒有實據。就這麼一直稀裏糊塗到了蘇洵這一輩,他的哥哥蘇渙中進士了,整個蘇氏都與有榮焉,後來老爺子蘇序去世,下葬立碑時,便有人提議,咱們也整本族譜吧。
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公認全族學問第二的蘇洵身上,他經過多年不懈考證,終於把蘇家從蘇味道到蘇序的九代源流整明白,讓眉山三百多戶姓蘇的,一下找到了祖宗……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本族譜,卻可以使具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凝聚而成爲宗族。果不其然,自從看到這本族譜,蘇氏族人便生出血脈相連的感覺。他們一致決定,將其刻在碑上,立在祖墳旁,以供子孫瞻仰拜祭。
爲了保護族譜不受風霜侵襲,蘇氏族人還湊錢,建了一座族譜亭。至於刻碑的差事,便又交給尤擅此道的蘇洵。今天,乃是族譜立碑的日子,全族男丁近千人,都聚集到祖墳,以慶祝這一盛事。
陳恪和宋端平,也作爲嘉賓,被蘇洵請來觀禮,兩人自然提不起興趣,只是出於禮貌,才肅然站在亭邊,看滿眼的蘇家人,在那裏被司儀指揮着幹這幹那。
宋端平兩眼發直,聲如蚊鳴道:“你說蘇老伯叫我們來幹啥?”
陳恪搖搖頭,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
“我感覺,他所圖非淺。”宋端平小聲道:“來路上,你看他整個人,那就是要拼命的架勢。”
“嗯。”陳恪點點頭,他也覺着,蘇洵八成要放大招了。
兩人正說着話,見蘇洵站在了碑亭前,便都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