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儂智高造反,宋軍在嶺南的潰敗,給宋人帶來的刺痛,不啻於西夏獨立。所有人都在問爲什麼,爲何擁有二十萬軍隊的廣南東西路,會這樣輕易的被擊潰?
尤其當人們得知,儂智高起事之初,老弱病殘加起來,不過五千人馬,就敢攻打擁有天險的橫山寨、駐軍兩萬的邕州城,還都被他一戰而下。到底是儂智高麾下乃天兵天將?還是嶺南的軍隊系統出了問題,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答案,陳希亮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他在衡陽當知縣,有着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發往兩廣的軍餉物資,絕大多數都要在這裏轉場,或往西南發向廣西桂州、邕州,或向東南發向廣州、惠州。而潰敗下來的兵馬,也在此處重新集結,等待命令。
在受命安置兩廣敗軍的過程中,陳希亮自然要把問題拋給當事人,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聳人聽聞……
潰兵們說,兩廣的軍隊早爛透了,駐守的廂軍,額不足半,其中還多是老弱病殘,正當年的青壯不足兩成,而且都幾乎沒有訓練。
陳希亮難以置信的問道:“不訓練,平日裏都幹甚?”
“卻也不閒着。”兵卒們自嘲的笑道:“咱們都得給將軍們做生意呢。”
“做生意……”陳希亮倒吸一口涼氣。北宋施行募兵制,簡單地說,就是在水旱災年,農民們沒生活時,國家就把他們收編爲軍隊,讓他們當兵喫糧,從社會不穩定因素,變成維護穩定的機器。
這條國策,確實使趙宋江山,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卻是一劑慢性毒藥……募來的兵,多少都經過軍事訓練、又不再適應農耕生活,國家更不敢放回去,於是只好一直養他們到花甲之年,才允許退伍。這就導致軍隊數量只增不減,年復一年的膨脹起來。
而且募兵是要給軍餉的。最近的統計是,全國軍隊數量達到一百四十萬,超過了唐朝天寶年間。而宋朝的人口,卻只有天寶年間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