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轉眼到了四月,青神東門碼頭。
與上次到這裏時相比,蘇洵看到的景象,已是截然不同了。
慶曆七年初,官府與碼頭包商,不惜耗費重金,在河濱灘塗的軟土上打下七千多根木樁,修建了這個百丈大碼頭。這個碼頭的修建,使青神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青神本就是蜀中經由水路通往樂山、夔州及江南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又處於兩州三縣九鄉的地域中心,一旦建好了基礎設施,自然會成爲重要的運輸樞紐。
在蘇洵記憶中,這裏只有一道棧橋,停靠三五艘船而已。但他眼見着偌大的碼頭上,檣桅林立、商賈雲集,貨物如山,一派繁華景象。不禁感嘆道:“竟比眉山的碼頭還勝一籌。”
“怕是夫君的算盤要落空了,看這青神繁華的樣子,花銷不會比眉山小的。”程夫人溫柔地抿嘴笑道。她穿一身剪裁得體的湖藍色褙子,大大方方的素面朝天……這年代,理學還未誕生,女子拋頭露面,就像身上要穿衣服一樣理所當然。但也有些道學家,要求自家女人出門時,應以蓋頭罩面,這種變態的獨佔欲,自然爲社會所嘲諷,遠未形成主流。
天性熱辣的川妹子,只有夏天防曬、冬日防風時,纔會以蓋頭遮面,像這般溫暖和煦的春日,你就是走遍蜀中,也找不到一個戴蓋頭的。
他們身後立着兩雙兒女,兄妹幾人正好奇的望向,碼頭上那一具具奇怪的裝置。工人們正是利用這些裝置,將沉重的貨箱在碼頭和貨船間裝卸,看起來,似乎省力又省時。
“二哥,這是什麼物件?”蘇小妹穿一身淡粉色的襦裙,一雙大眼睛靈動之極,伸着蔥管般的手指問道。只聽她聲音像泉水叮噹一樣好聽,顯然完全康復了。
“形狀很像桔槔,又像滑車。”蘇軾定定望着那機械的運轉,想要從中看出些門道:“應該是用了《墨經》所說的‘繩制’之理。”所謂‘繩制’就是滑輪原理:“同叔,你覺着呢?”
“就是了。”蘇轍之前已經看過一次,自然想得更深道:“但知易行難,能把這些書上道理,用到實際的勞動中,效果還這麼好。此人學以致用的本領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