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節 刀劍 (第4/13頁)
墨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蕭布衣腦海中直如一道霹靂劃過,失聲道:“你說的不錯,不想我們征伐遼東的其實還有遼東的百姓!你難道認爲,假陳宣華是遼東人?”
※※※
所有的一切在蕭布衣腦海中本是亂的和麻般,設想陳宣華是遼東人的時候,蕭布衣眼前豁然開朗,種種不解之處已經合理的解釋。
楊廣連年征戰,高麗王野心勃勃,可這無非是兩個國家當權派的爭鬥。
從根本來講,兩國的百姓都是對此頗爲厭倦。
帝王的功績通常都是堆在百姓的痛苦血淚之上。三徵遼東後,中原固然民生疲憊,可遼東那面也決計好不了多少,甚至只有更加的痛苦。
陳宣華如果是遼東人,那她勸楊廣行善解釋的通。因爲休戰對大隋有好處,對遼東當然也是如此。
裴茗翠聽到蕭布衣的假設,沉默良久才道:“你也終於想到了這點,我是三個月來冥思苦想纔得到的這個結論。”
說到這裏的裴茗翠有些興趣闌珊,“如果假陳宣華是遼東的人話,那就可以解釋一切。我們可以設想,高麗王也知道聖上喜愛之人,這才早早的準備了假陳宣華這個人,而且他也有這種耐心和實力。後來連年征戰,民生疲憊,高麗王終於忍不住派出了假陳宣華。她也應該知道,如果聖上昏庸的話,只會再次征伐遼東,所以她全力勸聖上行善,最後再不征伐遼東就是水到渠成。她聯繫到了宇文述,也可能早就和太平道有勾結,因爲沒有他們的幫手,她也不能輕易的到了聖上的身邊。他們最終策劃了這場襲駕事件,宇文述想要穩固勢力,太平道真心想要刺殺聖上,而她呢,卻是早就做了個決定,捨身換取聖上不征伐的決定。”
見到蕭布衣的瞋目結舌,裴茗翠不解問,“蕭兄大才,難道覺得這裏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