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節 南‘徵’北戰(一) (第3/10頁)
墨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衆人都是善意的笑,蕭布衣也笑了起來,“你是否找到不算重要,可有這心意,我都異常高興,找不到是機緣不夠,以後再找也好。無論如何,魏先生無事就好。對了,還不知道魏先生要找何人?”
“他叫杜如晦,比我小上幾歲。他祖父杜果官至工部尚書,父親也是昌州長史,不過他因爲有才,不爲聖上賞識,只做了個候補官員,那時和我相若不得志,也就在那時相識。後來我補個書記,他補個滏陽尉,倒是難兄難弟。蕭將軍,你別看他官小,可若論才能,他遠勝於我。”
見到蕭布衣有些愕然的表情,魏徵疑惑道:“莫非蕭將軍認識此人嗎?”
蕭布衣見到衆人望過來,搖頭道:“不認識,不過我想魏先生都推崇的人物必定不凡,不能相見,倒也可惜。”
蕭布衣雖說不認識,可他當然知道杜如晦是哪個,那是和房玄齡,魏徵並列的貞觀名臣,不過看起來自己來的正是時候,後世赫赫有名的人物,無一例外的都是抑鬱不得志,在楊廣的光環下,並不能發揮本身的作用。
杜如晦因爲有才不得楊廣的賞識,聽起來是個笑話,可如今蕭布衣早就明白,這實在大有可能。
華夏有識之士數不勝數,可遇到楊廣這種皇帝,大多都是韜光養晦,若遇到認可的明主,有的坐等別人來請,有的卻是主動毛遂自薦。魏徵感激蕭布衣的知遇之恩,逃命之後頭一個想到的念頭就是爲蕭布衣拉攏有用之才。
“杜如晦嫌聖上給的官職不能一展生平所學,索性回家閒居,我去找杜如晦,可惜他不在。在那等了幾天,還是不見蹤影,無奈之下這才向襄陽趕來。”魏徵搖頭道:“我從汝南出發的時候,袁先生本來要派人沿途送我,不過我不是享受的命,再說這些年獨來獨往慣了,就孤身上路,他給了我豐厚的盤纏。本來找不到杜如晦就比較鬧心,沒有想到這傢伙不在,晦氣卻染到了我身上!一路碰到兩夥盜匪,一夥搶了我的銀子,一夥扒了我衣裳,連我的鞋子都搶去。老子赤裸南下,也是涼快。後來見到路邊有死人,就從他身上扒下衣服,把他埋到土中,我有了遮羞之物,他有了棲身之所,雖是不太厚道,卻也無可奈何,鞋子躲避盜匪也跑掉一隻,後來又撿了一隻,聽到亂匪說蕭將軍已經入主了襄陽,這才一路趕到。唉,這路上磕磕絆絆,百無一用是書生呀。”
魏徵說的輕鬆,衆人卻知道他路途實在是驚險無比。
袁嵐嘆息道:“這麼說我給魏先生銀子反倒是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