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廣總督節制的綠營,在廣東有左翼、右翼、碣石、潮州、高州、瓊州和南澳七鎮,每鎮設一總兵。其中右翼鎮駐防韶州,但鎮標【1】的中營和左營卻是在英德縣。中營在哪,主官就在哪,也就是說,這位總兵的駐地就是在這英德縣裏。
日頭高照,縮在金山渡的汛守署房裏,李肆夾起一片清燒山豬肉,肚子裏饞蟲頓時叫嚷開來,對面蕭勝的筷子卻總落在李肆帶來的山珍上,眼睛還時不時地掃着署房外絡繹不絕的行人,倒不是在檢視着什麼,更像是當作另一盤菜似的品味。
“白總戎【2】,諱道隆,就是我的老上司。”
蕭勝也正談到這位總兵。
昨天聽蔡郎中說到了楊家兄弟,李肆對鐘上位的警惕心也更盛了一分,算來算去,除了在田地和礦場的租子上動手腳之外,鍾老爺在明裏應該就沒什麼整治鳳田村的手段了,怕的是他暗地裏搞鬼。
李肆覺着還不能光指望村人,賴一品沒了,礦場上那些金山汛的護衛,也有了機會籠絡。如果還有更大的麻煩,從鳳田村行舟到金山渡就個把時辰,守在這裏的蕭勝手下還有三十來個汛兵,可是個不錯的強援,而蕭勝本人,也值得繼續坑害……
之前本就有籠絡之心,瞧蕭勝對自己也像是有點另眼相看的意思,李肆就提着村人送的山珍來到了金山渡,就像是拜訪老朋友似的,大咧咧找到了蕭勝。
即便換了朝代,李肆看人的本事依舊管用,這蕭勝雖然很有些歷練,城府不淺,可性子卻不虛僞矯飾。見李肆帶了山珍,一副湊席的姿態,也不多話,攔下去城裏賣山豬肉的獵戶,買了幾斤肉,讓汛守的伙伕燒了,再添些小菜,打上一壺黃酒,兩人就在他的汛守小衙門,把文案當做飯桌開整。
李肆十七歲,蕭勝三十三歲,兩人差了半個輩分,可李肆前身乾的就是勾人說話的行當,再加上早前窺破過蕭勝的底細,之後槍斃賴一品又給蕭勝留下了太深印象,幾句場面話一過,蕭勝也就把李肆的年紀丟在了腦後,兩人論起了平輩交情。
不等蕭勝發問,李肆就先“坦白”自己的“槍法”是讀書讀出來的,至於什麼書,李肆假意說是少年時讀的,現在已然忘了。蕭勝體貼地哦了一聲,不再追問,當是有什麼不便說的忌諱。這時候《南山集》案剛過,民間提起書就噤若寒蟬,李肆先把一個或虛或實的“把柄”送出來,頓時將兩人的距離拉近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