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李肆就有些摸不着頭腦,如果此刻他身處北京,估計會更是茫然,事情總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五十三年十二月,康熙回駕暢春園,發往各部的奏章裏,有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硃筆御批了“着兵部戶部速議”,這可少見。
兵部尚書殷特布和新上任的戶部尚書趙申喬爲此專門開了個碰頭會,殷特布這個滿人直愣愣地說抓一些殺一些流一些,絕不手軟,驛站塘鋪怎麼能去給草民跑腿?一不小心就把軍情急報送到草民手上了。趙申喬卻說皇上如果是這心思,就不必讓你我來合議,直接交刑部去議罪名了。
“皇上要的是把事情前後通透地搞明白,你兵部要去查是誰允許塘兵幹這些事的,我戶部要查地方是不是報了什麼貨行的假名目來讓驛鋪遞運貨物。”
趙申喬這麼一說,殷特布懂了,於是兩位尚書分頭督促下去,司堂官帶着郎中員外乃至下面的主事們忙得雞飛狗跳,一下查出了上百份戶部執照,都是今年辦的,全是什麼“貨行”、“腳行”、“急遞”之類的名頭。業務則是遞送貨物,收取運費。這事民間自古就有,本不稀奇,稀奇的是地方非要呈報戶部。仔細一看,原來這百多家貨行,業務範圍全都跨省,甚至還有從江南一直到廣東的,一路所涉州縣太多,所以必須要呈報上來,弄個戶部執照,免得被經過的地方刁難。
運貨倒不稀奇,可還有類同驛站性質的急腳遞,這事的重點一下就變了,不再是朝廷驛傳爲民所用,而是民人自起,另搞一套驛傳?
殷特布那邊的兵部,無非就是整肅塘鋪,沒什麼複雜的,事情一下就全落在了趙申喬手裏。他急急寫了本章,第一時間向皇帝稟報說,民間出了新情況,而他的意見是直接禁了,民人怎可如此大規模有組織地自傳消息?
康熙沒有馬上表態,在暢春園聽政的時候,讓大學士和九卿,連帶各部侍郎等人,開了一個擴大會議,讓大家暢所欲言。
“民人自傳家書私物,此乃人之常情,有商賈願聚沙成塔,作這辛苦生意,朝廷即便要禁絕,也得有合適的理由。依臣等所見,還是仿舊例,囑地方釐定規制,嚴加約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