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見到人羣中還有中年人甚至老者,盤金鈴心裏有數,這樣的情形再常見不過,要命的是昨夜纏綿,怕是沒什麼心力認真對付。
按下飄飛的思緒,盤金鈴開始講課,這是在向未來的學徒介紹要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會從事的工作。一個年輕女子公然對外教習,這很是聳然,但身爲廣州,甚至大半個廣東都聞名遐邇的盤大姑,衆人也全不在意,都聚精會神地聽着,除了一老一少兩個人。
“毫微之下,另有世界,活體萬千無數,其中很多都對人有害,我們稱爲病菌。靠着識微學和相應的採證手法,醫家就能分析病菌,確證疫病,甚至可以由此研究人體自成的陰陽,是如何防範和對抗這些疫病。爲此我們需要一例例觀察對比病菌,實驗記錄,得出確鑿親證。”
“藥學上,我們要對照古方,尋找剋制這些病菌的具體藥物,這也需要一樁樁反覆試驗,沒有極大的耐心,可是做不得這門學問。”
聽到這,那個眼珠子總在盤金鈴正煥發着水潤神采的面頰上轉悠的年輕人插嘴了。
“這些病……菌,大概能有多少種?一個人一輩子能研究完嗎?”
盤金鈴搖頭:“每一種病菌,都需要了解是如何產生,適合存活的條件,傳播的方式,對人體的危害,何種藥物能夠剋制等等。我們英慈院這兩年來,不過粗粗掌握了十來種,以我來看,一個人要知透一種,至少得花上三五年時間。而病菌大類雖只有數種,卻如樹木禽獸一般,細類難以計數,一個人……怕是十輩子也研究不完。”
那年輕人撇嘴,顯是難以相信:“難不成比天文地理、易學武藝還要博大精深?”
盤金鈴正要回答,之前沒在她目光下畏縮的一箇中年人又開口了:“我且問你,你這病菌一說,醫理是循傷寒,還是循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