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阿哥疏怠欽差事,自該受罰,雖然處置重了點,但還是顯了皇上回護之心。可八阿哥這萬壽禮不敬,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了啊,何至於爲此……”
和碩康簡親王巴爾圖迷惑不解地嘀咕着,旁邊和碩莊靖親王博果鐸恩咳一聲打斷了他。事情的內裏可深得很,這不過是藉口而已,皇帝要怎麼處置自己兒子,聽着就好,挑這個刺是找不自在。
殿裏衆人都是王公宗親,儼然是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架子,只是康熙在位五十多年,上輩鐵帽子王和同輩兄弟早已凋零,在座的全是他子侄甚至侄孫輩的宗親,所謂議政王大臣會議,也不過是走走過場。此次爲了處置自己兩個兒子而召集宗親,用意還是安定一下他們的心。
“那個逆子!休要再提!”
一說到胤禩,康熙就氣血翻騰,一聲怒喝,殿裏再沒話語。
被衆多中外御醫診治後,康熙終於確認,自己沒有中毒。但這個可能性,卻已成鐵打的事實,在他心頭沉沉壓着,而胤禩這個名字,也被他深深烙刻上了一個印記,一個名爲“謀逆”的印記。縱然胤禩沒有真的幹出下毒的事,可藉着他在廣東,在朝堂,在自己身邊的勢力,他有這樣的能力!
偶爾想想,或許是自己多心,錯怪了胤禩,但廣東諸事,歷歷確鑿,就算他無心,自己也不能坐視,從無心到有心,不過一步之遙,而自己屁股下這位置,怎麼都能拖得人變心。所以康熙再難顧什麼親子之情,只求儘快斬了伸向自己的魔爪,縱然只是影子,也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紅茶事件”,連帶其下的廣東之亂,整件事情讓康熙非常恐懼,也非常憤怒,但此事的根底,以及內心的思量,他都難以出口,只得先隨便找了個理由,將胤禩作了第一步的處置,後面再徐徐圖之,總而言之,胤禩在他心裏,已經成了大敵。現在還有人要深問,康熙的反應就是惱羞成怒。
至於胤禛,暗調廣東提督王文雄,此事在康熙看來,已是滔天大罪!念在胤禛行事慣來都是這麼直銳,而此事也是受了自己“大決心”一語的激勵,康熙並沒有將他與胤禩等而視之,處置雖重,也是要讓他知道,他不是皇帝,行事再雷厲,也必須要有底線。
胤禛……終究也不是當皇帝的材料,通過這事,康熙再次確證了自己的評判。輕重不分,急躁妄爲,就跟自己少年時的心性一般無二。如今的大清江山,再不是亂世之末,可以雷霆滌盪的年代,治大國如烹小鮮,要讓胤禛亂來,他在地下也難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