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拜相之後,李肆就已經將精力放在了皇室學堂上,擔起老師段宏時當年的角色,偶爾也去幾家學院客串教授,同時跟學院、天廟和其他領域的名家交流學識。雖說離自定的退位期限還有三年,現在這狀態也跟退位差不了太多。
李肆並不是刻意要搞“皇帝七十退位”的“祖訓”,國人的猜想料中了大半,一方面是太子李克載已經四十二歲了,李肆年輕時打熬過身子,家中又有醫學大家和武學大家,加上自己從另一個時空帶來的保健知識,活過八十該沒什麼問題,要是一直不退位,英華第二代皇帝恐怕不是太子,而是皇孫了。
政黨競相,宰相治政後,國體也日益穩固,連財權都交了出去,李肆現在還能一言而決的,除了外事、軍務外,也就只有天竺和孟加拉事務,而這部分事務也有運作幾十年的規制在,不必李肆再耳提面命。
但李肆終究是開國皇帝,這樣的國體雖能自立,卻還置於他的權威之下。他若是變了心意,要開倒車,英華必將陷於後果難以預料的酷烈風暴中。趁着自己腦子還清靈,將國家交給太子,讓英華真正步入自立之世,這才符合李肆這幾十年來所努力的大方向。
再一個原因,也是因吳崖的病逝,讓李肆想到了這些年來不斷逝去的親友:翼鳴老道、老師段宏時、關鳳生、何貴、鄔亞羅等一幫老人,蕭拂眉、寶音兩位妻子,蕭勝、胡漢山等一幫兄弟心腹,由此也倍加珍惜還活着的人。
老一輩的田大由、林大樹仍還健在,但也垂垂老矣,大限將近,家中三娘、關蒄、四娘和許知樂等妻子還好,可安九秀早年有傷,現在已病魔纏身。朱雨悠幾十年忙於藏書事業,也落下不少病根。李肆不放下國事,怕也再沒多少相處時日。
公私兩面都有退位之由,但還不是全部。國人未能猜中的那一小半,來自李肆的徹悟。這段時間,他到處跟學者賢士交流,也是想將這些感悟沉澱下來,如當年段宏時獻上天人三論,作爲他登基之禮,治國之義一樣,他也準備給太子再留下一些東西。
“兩世爲人,已活了九十多歲了,等老態由身入心時,也許會變成個糊塗得自己都厭惡的糟老頭子吧。”
看着眼前這些充滿活力的第三代,李肆感懷中既有淡淡悲嘆,也有此生不虛的自傲。
正要就皇孫們所描述的“飛船”說點段子,比如到底是先送狗還是猴子上星空什麼的,腳步聲自門外急急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