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聖道四十四年,建州朝鮮永和二十年十月二日,中京(平壤)籠罩於密集的槍炮聲中。正午時分,東門城破,身着“清”字號褂,拖着辮子的兵丁四處潰散。紅旗如潮招展,引領着數以萬計衣衫襤褸之人衝入城內。
戴斗笠的鮮人,扎頭巾的漢人,纏頭的滿人,甚至夾雜着不少剃着地中海髮式的日本武士。他們用華語高喊着“大同萬歲”、“打倒滿人”、“推翻皇帝”、“窮人當家”等口號,朝着皇宮湧去。即便越向前,槍彈越密集,炮火越猛烈,他們也毫不畏懼。一人倒下,百人踏着他的屍體繼續前進。
對這支大軍來說。自稱建州朝鮮,卻依舊保留“大清”國號的愛新覺羅皇室是朝鮮的罪惡之源。以永和皇帝爲代表的統治階級對朝鮮的壓榨是超越族羣的。鮮人、漢人,甚至貧苦滿人,都是受苦的兄弟姐妹,是大同新義破開了族羣的分歧,將大家團結而一體,爲了一個目的而戰:推翻這個罪惡並且腐朽的政權!
不,不止這個目的,就如“大同賢師”朱希聖所說那樣,打碎舊世僅僅只是第一步,更爲宏偉的目標是在朝鮮建起一個人人得享富貴的大同新世。當然,沒有第一步,就沒有第二步,而這第一步,在“大同聖人”高摯的領導下,短短一年半時間,就已接近完成。
“一年半啊,真想不到,這麼快就回來了。”
跟在大軍之後的是一支服色齊整,裝備精良的軍隊,“大同聖師”高摯高踞馬上,叉腰慨嘆。
一年半前,他還被永和皇帝追得如喪家犬一般,從仁川出海,跟諸葛際盛逃到了海參崴。
諸葛際盛改名朱希聖,自稱朱舜水後人,拋出更系統更完善的大同新義,舉起了一面道義大旗,奪到了大同新義的話語權。而他高摯則公開歷數永和皇帝之罪,擺出一副心懷仁義,欲除禍魁而不得的義士嘴臉,也奪得了“大同運動”的領導權。
兩人一個把住理論,一個把住人心,將之前散亂的大同反亂之勢整合起來。再靠着跟海參崴、燕國、日本長州藩各方的利益交換,乃至跟韓國達成的協議,獲得了充足錢糧,由荒山野寇搖身變作兵強馬壯的義軍。
準備就緒後,高摯施展手腕,說降了原本與他高家關係緊密的海州守將,於半月前率精銳主力自海上入海州,在海州以北擊敗皇室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