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總之康熙的設想是,在可控的範圍裏,狠狠打擊李肆,如果效果出來了,就明裏征討,如果效果不好,目前這面上的和緩之勢還能保住,繼續溫病調理,如果失敗……不不,他康熙這幾十年來,戰無不勝,算無遺漏,怎可能失敗?
“李肆之軍強悍,須得重兵相擊,滿丕集三省綠營,怕也難握穩勝之局。”
“知兵”臣子很擔憂,之前廣東傳來的消息,李肆的兵,一個能打五個,他出動一萬,五萬才能抗衡,要穩勝的話,沒十萬可難有把握。
於是有臣子就建議,讓廣西出兵北路,加強湖廣,福建和廣東本地也一起動手。
這個建議很好,但是得看時機。如果動手太早,李肆沒出廣東,就察覺到動靜,如此四面圍剿,他徑直就在廣東舉旗了,不就等於明裏征剿麼?到時候廣東打成白地都還是小事,如果他出海泛洋,甚至跑到臺灣去折騰,南方可就永無寧日了。
康熙把廣東福建一路的行動規劃爲第二階段,他苦口婆心地教誨臣子,這是一場有限之戰,是不是要變作全面征剿,得看第一階段的結果。如果李肆在第一階段遭了重創,再啓動第二階段不遲。
“治大國如烹小鮮,清毒瘤也是如此道理,諸卿要以大局爲重,萬不可逞一時之快。”
康熙在暗諭裏如此訓導參與此事的督撫要員,他自然想不到,這樣的局面,本就是李肆刻意爲他營造的。
韶州城南芙蓉山,李肆站在山腰,用望遠鏡觀察地形。武水在西,湞水在東,像一個T字,在芙蓉山北面偏東七八里外匯和爲北江,山下東北就是韶州城,四周山巒丘陵環抱,把地形切割得無比零碎,也就是北面黃崗山東西兩面,以及芙蓉山下,韶州城外有大片開闊地,這戰場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