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肆點頭:“沒錯,只要把書吏這一層從鈔關剝離出來,不讓他們握有官府的權力,而僅僅是查驗估價定費的執行人,實收權握在第三方的手裏,工作就能細緻下去。實對實地查收,又少了貪腐,能收到的銀子要多出很多,這就跟精耕細作一個道理。”
段宏時越想越覺得這一招深,而且很有些忌諱:“這就是把鈔關之權握到了咱們自己手裏啊,鈔關只面對牙人的話,它另外的查禁之責怎麼執行?朝廷會有什麼反應?皇帝會有什麼想法?”
老秀才問到了點子上,鈔關不僅要收稅,還要負責執行朝廷的禁榷之事,包括鹽、鐵、銅、硝石、茶、馬匹等等,有時候更要承擔緝捕和治盜的事。而且滿清對這鈔關的管理很是在意,自康熙而下,歷代皇帝都喜歡差遣內務府包衣來當監督,一方面是恩寵奴才,讓他們喫肉,一方面是替皇帝辦貨斂財。而眼下李肆搞的這“浛洸模式”,是不是會招來朝堂矚目?
鈔關在清代的歷史,李肆前世有過一番研究,他心裏有底:“眼下這康熙一朝,各鈔關上繳的稅銀大多都不足額,一方面是商流還不暢,一方面也是貪腐太重。朝廷經常會把虧欠的鈔關交給地方兼管,其實也就是讓地方來補差額。而足額甚至溢盈的鈔關都牢牢握在手裏。所以只要餵飽鈔關委員,就着勉強足額,每年緩緩增長的原則給鈔關上供,就不會引起朝廷和皇帝太多注意。”
浛洸廠所在的連江,此時還不怎麼起眼,畢竟只是通向湖南一省,而且路還有些偏。大多數商人是走北江進湖南,李肆推動的《浛洸關約》,目前看還不值得滿清上層關心。
“至於查禁之責,如果鈔關監督或者委員都不管實事,怎麼應對,那都是我們說了算。”
這方面李肆可不擔心,滿清朝廷既然讓鈔關賺錢,就別想它又真成個有效力的執法機構,走私什麼的,即便是在統治更爲嚴苛的雍正朝,也不要太活躍。
段宏時早前和李肆一起謀劃了此事,但只負責評估官員反應和堵塞計劃漏洞,對李肆此爲的根底還不是很清楚。他猶豫了好一陣,終於把那個自覺有些臉紅的問題提了出來,“然則,於我們之事,有何裨益?”
李肆嘿嘿一笑,難得有教育老頭的機會。